定制热线: 400-678-3556

宝鄂文库

新型柔性电池让无人机飞上了天

来源:宝鄂实业    2019-03-19 17:23    点击量:

2013年9月,Solid Energy获得新加坡淡马锡旗下的祥峰投资和上海乾洋共计450万美金的A轮投资,2015年7月获得上汽集团、通用汽车和美国应用材料公司1500万美金的B轮战略投资。

体积更小 能量更大

2007年,胡启朝在MIT麻省理工学院本科毕业,物理系的他却开始将研究方向从新能源领域最火的太阳能电池转向锂电池,因为在胡启朝看来,相对于太阳能电池,锂电池的应用更广。

1980年前后最早的锂金属电池往往存在安全隐患,1990年前后索尼推出锂离子电池解决了安全问题,但是能量密度却降低了,而另一边,固态电池安全性高也有较高的能量密度潜力,但是却无法在室温下使用。所以,锂离子电池一经推出便实现了大众化。

2011年,胡启朝所在的研究小组在锂电池的研究上取得进展,通过新的电解质溶液(锂金属电池原材料的一种)可以让固态电池在常温下也能使用,同时解决安全问题,并且和锂离子电池相比能量密度提高了一倍。

当时,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锂金属电池的应用早已发生改变,手机、可穿戴设备对电池的要求越来越高(比如手机屏幕越来越大,电池只有增加密度才能提高续航能力)。胡启朝看到,新的发现如果能够在现实中应用,将大大提高电池的使用体验。

2012年,带着自己的研究成果,还未毕业的胡启朝参加了各类商业计划比赛,靠着比赛的奖金,胡启朝创办了Solid Energy,开始推广新型的锂金属电池。

也就是那一年12月,同样创立于麻省理工,同样是新能源电池方向的美国电池领域明星公司A123经过十一年的发展最终以倒闭收场。为了利用其先进的设备和自己研发的材料制造电池样本,胡启朝直接把实验室从学校搬到了A123的工厂里。

而Solid Energy做的,是通过改变原材料,在保证电池安全性的同时把能量密度提高一倍,同时,在成本的控制方面,据胡启朝介绍,Solid Energy的整体成本是普通电池的80%。

在融资的过程中,胡启朝在面临投资人时被问到最多的问题是:A123做了十一年都倒闭了,刚刚成立的Solid Energy在样本都拿不出来仅有一份BP的情况下又会有多大的胜算?

无奈,胡启朝只能又回到实验室,继续捣鼓电池的生产,在那半年的时间里,胡启朝不断听到学术界的各种新发现新成果,似乎每一项发现都能颠覆行业。

“电池最终是要落实在实物上的,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实验室阶段,能把一项理论发现做成一块真正的电池还是很难的。”

半年后,胡启朝做出了Solid Energy的第一块电池样本,但是不景气的大环境让更多的美国投资机构抱持观望态度,见了一百多家之后,胡启朝决定飞回国内寻找机会。

2013年9月,胡启朝拿到新加坡淡马锡旗下的祥峰投资和上海乾洋共计450万美金的A轮投资,Solid Energy也从“单兵作战”转向组建自己的正规军,团队扩充到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