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制热线: 400-678-3556

宝鄂文库

废铅蓄电池再生污染防治是门大生意

来源:宝鄂实业    2019-03-19 19:59    点击量:

废电池运输过程中防渗防爆技术和装备

  分析:推广先进电池技术。

  废铅蓄电池再生污染防治

  改动:对废铅蓄电池再生企业的环保要求全面提升,新增的强制性规定整理如下:

  预处理

  须对带壳废铅蓄电池进行预处理,对分选除的铅膏应进行脱硫处理大气污染防治

  对再生过程产生的铅烟、铅尘、酸雾应采取密闭负压收集,密封区域处于负压状态(-10Pa),铅及化合物大气排放限值为2mg/m?。

  铅烟、铅尘采用两级及以上处理工艺

  固废污染防治

  含铅劳保用品、包装物等含铅废物应按危废进行管理

  冶炼弃渣铅含量应小于2%

  分析:相比旧政策在污染防治方面的含糊不清,新政策在水、气、固方面的污染防治规定都显得细化得多。但防治部分并未说明这些强制规定是将适用所有项目还是仅新建项目,如果适用老项目,则相当部分的铅回收工厂将需要进行改造。

  毫无疑问,时隔13年出台的这一《废电池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征求意见稿对于废物资源回收利用行业是个利好。原因在于:新政策根据电池产业的变化进行了一些调整,管理思路从着重控制有害废电池的环境风险和生态威胁转移到同时重视污染防控和资源回用,废电池资源回收由审慎建设变为促进发展;此外,因《再生铅行业准入条件》及行业标准等相关政策的出台,政策的体系化大大加强。上述政策对于废电池资源回收行业的运行和环保合规提出了更高和更加细化的要求,如执法到位,粗放型高污染的作坊型回收冶炼点将逐渐淘汰,合规经营的回收处理企业可以获得更加规范的发展环境。

  市场主体

  在本世纪初,因政策导向等原因,废旧电池回收处理和再利用的主体主要是电池生产企业以及一些非正规的作坊式回收和加工点。而随着行业逐渐规范,准入门槛提高以及专业度提升,正规的资源回收再生企业逐步发展壮大,成为新的行业主体。

  根据资本市场各版块公开资料及此次《废电池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企业名录,从以废电池处理和资源回收作为主要业务板块的企业基本信息整理如下。

  在处理电池类别层面,这些企业主要分为铅电池、和镍锂等其他二次电池两个阵营。前者产品主要为铅锭和铅合金,而后者产品主要为粉末、颗粒等各种类型的镍、钴金属产品。而在产业链延伸层面,以从回收到深度利用的全产业链业务模式显得较为突出。

产品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