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制热线: 400-678-3556

宝鄂文库

锂电池价格下降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来源:宝鄂实业    2019-03-19 22:02    点击量:

胡毅兄弟给我发来《锂电产业链成本拆解及演进分析:一场与经营效率提升和技术进步速度的赛跑》,其实我确实向领导领了关于电池未来成本分析的任务,上周和UBS的团队也就这个关键的内容做出讨论。我觉得能够认真分析清楚电池成本的现在和未来,能够认真评估未来汽车企业和电池企业的博弈关系,能够认真的分析清楚价值平衡点。

 

这份报告是从产业链和财务数据来分析的,其实确实是我们可以有分析问题的几个角度:

 

产品的BOM成本和产品的制造成本估计

 

产品原材料方向的议价能力评估减幅

 

上市的企业的报表相关的测算

 

数据整合之后的成本模型校验

 

这个过程需要很费心思一点点去收集数据,收集各个机构在研究过程中的样本数据,还有电池厂实际的访谈交流信息可以作为参考。还是很有研究的余地和价值的。

 

我们先谈一下这份报告,这个报告里面的精华:

 

1)2014年~2017年,能量密度提升和全产业链生产效率提升,分别贡献了动力电池47%和53%的成本降低。

 

动力锂电池价值量从2478元/kWh下降到1410元/kWh,绝对值下降1068元/kWh

 

国内能量密度平均水平,从83.93Wh/kg提高到了109.26Wh/kg,同比提升30%。产业链能量密度提升贡献了502元/kWh的降幅,同比下降23%;

 

生产效率提升综合贡献了566元/kWh的降幅空间,同比下降26%。

 

2)2014年~2017年,全产业链毛利润下降38%,但制造摊销成本的快速降低,抵御了锂电产业链盈利的进一步下滑。

 

锂电池市场售价下降43%

 

人工、制造费用以及材料的降幅分别为68%、60%、35%,三者合计贡献了锂电池价格降幅的67%

 

全产业链主要环节的毛利润合计下滑38%

 

3)2018年~2020年制造摊销成本依然为主要贡献因素,动力电池成本从2017年1.41元/wh演进到2020年0.86元/wh的过程中

 

制造摊销成本降幅为57%,高于毛利降幅44%和材料成本降幅29%,依然为降低成本的主要贡献点。

 

成本降低过程中,单位制造摊销依然为成本降低主要贡献

 

在动力电池能量密度提升方面做出边际贡献的环节,将获得市场的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