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电池企业或将集中投产
高工锂电初步盘点2018年1月至10月上旬,资本对锂电材料项目的投资案例发现,资金额度超过10亿元的项目共计有15个,资金总额达439.5亿元
资本的押注,依然是判断行业发展的一支风向标。
高工锂电初步盘点2018年1月至10月上旬,资本对锂电材料项目的投资案例发现,资金额度超过10亿元的项目共计有15个,资金总额达439.5亿元(金额以各家公开的总投资额为计)。
具体来看,备受资本瞩目的锂电材料还是集中在正极(包括三元前驱体)、负极、电解液、隔膜这四大关键材料和锂钴等上游原材料。其中,正极材料、隔膜、锂钴材料是今年前三季度最受资本青睐的材料,超10亿规模的案例总计金额分别达到222.5亿、80亿、67亿。
资本押注的主要方式集中在投扩产项目和兼并购,在这15个案例中,只有4个属于兼并购,其余均为投扩产项目。
兼并购项目有东方日升拟26亿受让江苏九九久;中矿资源18亿购买东鹏新材100%股权;道氏技术拟15亿收购佳纳能源、青岛昊鑫剩余股权;盛屯矿业作价12亿元购买珠海科立鑫。
这些兼并购项目主要集中在锂钴上游材料的企业收购,涉及主体也多以锂矿、钴矿资源的上市公司为主。中矿资源、盛屯矿业兼并购的主要目的在于完善和稳定自己的原材料供应链。
投扩产项目中,各细分领域的领军企业是主力军,比如华友钴业、格林美、杉杉股份、当升科技、星源材质、上海恩捷、新宙邦等。这与动力电池企业的投扩产逻辑相一致,高端产能集中在细分龙头手中。
其中单项投资金额排名前三的项目是:华友钴业拟63亿投建年产15万吨锂电动力三元前驱体新材料项目、杉杉能源拟50亿投设10万吨级正极材料基地、上海恩捷总投资50亿元的锂电池新材料项目落户、美都海创拟50亿投建5万吨三元前驱体材料项目、四川能投拟投资40亿发展基础锂盐、金属锂及其型材、锂电产业链条等新能源相关产业。
值得一提的是,金额接近10亿的项目也不少,比如正拓能源拟9.3亿受让派思股份、鼎胜新材拟上市募资8.8亿投建5万吨动力电池铝箔项目等,但此次不在统计之列。
8月9日,新宙邦(300037)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子公司福建海德福新材料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年产1.5万吨高性能氟材料项目,总投资约10亿元。项目分两期投资,一期投资约5亿元,建设周期2年,预计2020年四季度逐步投产;二期投资约5亿元,预计在一期投产两年后开始建设。
05
负极材料:16亿
杉杉股份:16亿
3月底,杉杉股份(600884)发布一则《关于公司变更部分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议案》。
根据公告显示,截至2016年2月18日,杉杉股份募集资金总额人民币34.46亿元全部到位。本次拟将原募投项目“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项目”下的新能源汽车项目、动力总成项目的剩余募集资金及“LIC项目”的部分募集资金变更至“年产10万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一期(6万吨)项目”,本次涉及变更投向的募集资金共计16.76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