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制热线: 400-678-3556

宝鄂文库

国内锂电池业或存产能过剩担忧

来源:宝鄂实业    2019-03-20 15:33    点击量:

从2012年底到2013年6月,受政策倾斜,锂电池投资持续增温,目前计划投资的项目已经排至2015年,预计到时将形成超过高达50亿Ah的产能。同时7月9日美股市场上美国制造(Tesla)股价开盘涨2.7%且今年至今涨幅250%的信息更是直接刺激了国内的相关领域。

  特斯拉是新能源汽车的领头企业。而作为新能源电力驱动动力的核心部件,锂电池直接占动力总成本的60%左右。随着新能源动力车市场的发展,锂电业毫无疑问将成为收益最大的行业,但与此同时,投资者对于锂电池产能高速扩张的担忧也开始升温。

  尚普咨询电子行业分析师认为,早在2009年电动汽车概念盛行之初,锂资源概念股就已受各路游资炒作。但当时电动汽车市场尚未打开,关注度比较低直接导致热炒的锂资源股一直表现平平。近日随着“特斯拉效应”的影响,投资者对行业的预期又普遍开始向好。

  作为能源界的新宠,锂电业近一段时期的发展被人认为有重蹈处于风口浪尖的光伏行业覆辙的趋势。在政策眷顾下锂电业会否同光伏行业一样,由于短期内的急速扩张,导致产能过剩,盈利能力下降,供过于求等问题,颇令业内人士担忧。

  这种担忧并非杞人忧天。据预测,至2015年中国乘用车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新能源车和电动商用车总需求仅为12万辆左右,消耗的锂电约9亿Ah,而产能则大大超出需求。罗兰贝格公司早就在之前的报告中指出,截至2015年,全球车用锂电池产能至少将会是实际需求的两倍。整整多出一倍的供给最后如何消化将成为行业未来发展所必须面对的问题。

  据尚普咨询发布的《2013-2017年中国锂电池市场分析及投资价值研究报告》显示,国内因为受制于技术路径的纷杂、终端市场需求萎靡以及关键材料价格高居不下等因素,行业的热度一直只是浮于表面,收益和这种虚假繁荣落差较大。同时由于国内对锂电池的研究起步较晚,发展程度比较低,技术的积累程度不深,锂电池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不够清晰,很多企业事实上一直随波逐流,被市场牵着走,没有形成真正的自主力量,因此整个行业从本质上看其实脆弱不堪。

今年5月开始,科技部先后多次公布国内锂离子电池技术方面取得突破的消息。今年6月,“高能量锂离子电池系统和电池组技术开发”项目取得重大进步。项目以研制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高能量型锂离子电池为目标,开展了锂离子电池原材料和电池单体设计技术等研究。该项目开发了全自动密闭的自动加料系统、电池极板全自动叠片机、大容量电池全自动注液机、能自动装夹电池的电池化成工装夹具,并建立了自动化锂离子电池检测配组生产线,极大提升了电池一致性。

  紧随其后,7月,由成飞集成子公司中航锂电(洛阳)有限公司与厦门大学联合承担的锂离子动力电池用高安全性隔膜开发项目取得突破,此外,生产锂电池的关键原材料六氟磷酸锂非氢氟酸制备工艺、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全产业链工艺技术与国产化装备等也取得重大突破。深圳惠程聚酰亚胺隔膜镍钴锰锂离子电池近日再次通过北方汽车质量监督鉴定试验所检测,此次送样聚酰亚胺隔膜性能较3月送样明显提高。而公司聚酰亚胺隔膜一直被视为下一代锂离子电池隔膜。

  诸多利好消息刺激下,锂电池概念相关上市公司股价表现抢眼,尤其在大盘萎靡不振的大背景下,这些公司股价持续上涨更加引人瞩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