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制热线: 400-678-3556

宝鄂文库

我国急需建立电池安全准入管理制度

来源:宝鄂实业    2019-03-20 17:52    点击量:

 ■ 电池安全是系统工程

  新能源汽车是新生事物,电池发生起火事故很容易引起大家广泛关注,人们纷纷探寻起火原因,有些人仅仅针对电池起火本身进行探讨,事情远不止这么简单。张书林说:“安全是纲。不能仅仅从电池本身找原因,电池安全是系统工程。”

  锂离子电池容易出现安全问题,自身特点是一个重要因素。电池能量密度较高,如果发生热失控反应,放出很高的热量容易导致不安全事故;电解液是有机溶剂,易燃,且在4.6V电压左右容易发生氧化反应,一旦泄漏就会着火,甚至引起爆炸。

  锂离子电池的自身特点,使得电池安全成为系统工程。张书林说:“为了尽可能避免电池出现安全问题,对电池结构设计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对电池技术路线和使用材料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对电池生产工艺体系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生产工艺体系主要体现在一致性和管理上,因此,不能孤立地看待电池安全问题。在使用过程中,电池出现安全事故,问题往往出在源头。”

  张书林接着说:“电动汽车续驶里程多少、充电时间多少,这些都是后话,消费者的安全必须放在第一位。没有安全作为保障,再长的续驶里程、再短的充电时间都没有用。”

  ■ 我国电池市场有点儿乱

  前不久,记者参加2013电动汽车科技创新国际论坛,发改委产业协调司机械装备处处长李刚告诉记者,目前,我国各类电池企业近2000家。记者查询相关资料,一份对270家生产经销企业统计显示,大多数锂电池企业的规模比较小,超过5000万元注册资本的共有19家,1000万~5000万元的企业共有40家,其他企业的注册资本均不超过1000万元。

  张书林说:“《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应用工程推荐车型目录》对外发布已有一段时间,从目前统计来看,目录上的车型使用了将近120家企业生产的锂电池。我们经过调查发现,给目录上的车型配套的电池企业差别很大。”

■ 安全准入 势在必行

  锂电池产业存在的乱象,早已引起相关部门重视。2012年,相关部门即达成共识,有必要制定电池准入制度,符合要求的电池企业列入名录中,进入名录的电池企业可以为整车企业进行配套。

  张书林说:“车用动力电池生产企业联席会成立后,主要做了四方面工作。一是建立电池评价体系;二是制定实用性标准;三是建立信息平台,为电池企业提供服务;四是接受相关部门委托的项目研究。”

  对于电池安全准入管理,张书林谈了他的思路。他说:“电池安全准入只针对生产和市场进行管理,不针对企业投资,任何企业投资生产电池,只要符合相关要求都可以进入名录。”

  据介绍,电池安全准入管理将以安全和生产一致性作为重点制定准入标准,细分很多考核指标,建设规模、生产规模、研发机构建设、试验检测水平、生产工艺条件、一致性保障措施、售后服务水平和回收利用能力等等。

  “为了促进电池安全准入管理实施,今后整车企业配套不在名录中的电池产品,就不应该也不能申请《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应用工程推荐车型目录》。”张书林最后说。

产品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