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制热线: 400-678-3556

宝鄂文库

中国中小电芯企业的残酷现实,市场形势所迫

来源:宝鄂实业    2019-03-21 15:50    点击量:

这是当天六家锂电池材料供应商到格力集团上门催款的一个缩影。

  “格力良源的现状反映了中国中小电芯企业面临的残酷现实,现金流紧缺,三角债盘根错节,中国锂电池行业在表面增长的背后,由账期问题引发的危机也开始逐渐显现。”一位锂电行业的投资商告诉记者,现金流吃紧已经是业内很多企业面临的现状。

  供应商催款引爆锂电危机

  “东莞格力良源电池科技有限公司欠我们最早的款项已经有一年多的时间。”湖南长远锂科有限公司业务经理方程告诉记者,截至现在,东莞格力良源电池科技有限公司一共欠长远锂科的款项超过1200多万元,而欠所有供应商的款项则超过5000万元。作为格力良源最大的债权人,长远锂科从追索欠款到现在已经超过了一年多的时间。

  与长远锂科存在相同境遇的还有东莞市凯欣电池材料有限公司,河南科隆新能源有限公司,深圳市靖东达科技有限公司,东莞市和力精细化工有限公司等超过60多家企业。这里面也不乏东莞杉杉,上海杉杉,贝特瑞等国内上市的一线锂电池材料供应商。

  为何这些供应商会被欠下如此多的帐款?难道企业本身就没有做风险评估吗?答案是肯定的。虽然长期以来,中国锂电池行业的账期长,付款信誉不好一直是行业的宿疾,但是能够让国内一线供应商忽略风险控制,延长放帐期限的情况并不多见,其根本原因在于“格力”这张金字招牌。

  作为国内空调行业的领军企业,格力电器(000651)在业内的地位和影响力是毋庸置疑的。但是,作为格力电器的最大股东,格力集团在锂电池行业只能算是个新入局的“愣头青”。

  据了解,格力集团从2010年起开始布局锂电池行业,并且通过入资收购东莞良源电池科技有限公司正式进入锂电池行业。

  根据记者多方调查了解,东莞格力良源电池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格力良源”)的前身是东莞良源电池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莞良源”)。2011年年初隶属格力集团的全资子公司珠海格力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格力新技术”)注资9000万,东莞市良源电池科技有限公司折价6000万元,共计1亿5000万元成立了珠海格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格力新能源”)。

  格力新能源成立后,原来地处东莞的东莞良源电池科技有限公司改名为东莞格力良源电池技术有限公司,该公司也成为格力新能源的子公司,按照现有的股权分配方式,格力新能源占股60%,而原东莞良源公司的自然人股东占股40%。也就是说经过多次权限交接后,东莞格力良源已经成为格力集团的曾孙辈子公司。

产品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