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制热线: 400-678-3556

宝鄂文库

国内外车企靠什么来竞争?电池技术还是性价比?

来源:宝鄂实业    2019-03-23 15:36    点击量:

由不同到相同

  比亚迪与Tesla不同。

  这里的不同,并非简而言之的“定位差异”。事实上,比亚迪与奔驰合资品牌腾势电动车,定位比小30万的e6更高。而Tesla后续车型,定位都要比Model S更低。换句话说,产品线扩张与产品交集是迟早的事情。

  首先要说的,是产品技术的规划思路不同。Tesla无疑是众包形式,全球采购,强调整合能力,电池技术来自松下,17寸拉风屏幕部分来自台湾,此前曝光的Tesla零部件供应商图,也基本论证了这一点。而比亚迪依托于产业链的垂直整合,选择了技术集成模式,电池、电控甚至轻量级的电子元器件都自行研发生产,这也令比亚迪在车型迭代速度上,几乎只需要Tesla的三分之一。

  而电池技术带来的性能与安全差异,曾是争议的核心。Tesla Model S启用了锂电池,电池密度很高,热稳定性较差,电池寿命相对较短。虽然电池是松下供应,但电池管理系统由Tesla操刀,而优秀的电池管理系统,以及水冷系统,使得每一小隔间的电池单元得到了良好散热,整体性能稳定,续航里程是目前量产电动车型之最。

  而比亚迪采用的磷酸锂铁电池应用更加广泛,热稳定性高,寿命较长。因为功率密度大,所以适合大功率放电,加速性能不错。目前比亚迪的续航里程,在同等价位的电动车型之中,已经是佼佼者,续航里程达到300公里。而Tesla后续大众化车型推出之后,续航里程也将有所减少。

 实际上,针对锂电池安全性来讲,在正确的驾驶环境下,无论Tesla还是比亚迪,都是满足安全性设计的。根据一些观点,丰田等车企之所以放弃路线,转而混动,是因为传统车企对于电池安全性要求更为保守,Tesla电池管理系统对于电池性能的开放程度,换到传统车企身上,是犹豫的。Tesla曾多次发生起火事件。为了避免重蹈覆辙,特地加固三层保护罩,以此防止电池单体被突如其来的硬物划破、膨胀产生危险。而比亚迪虽然推出纯电动e6,以及腾势品牌电动车,但主打路线仍然是“双擎双模”的插电式混动车型,如去年上市的秦,以及今年推出的唐。其“542”战略,即“0~100公里/小时加速5秒、四驱、百公里油耗2L”,也是为了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量身打造。针对电芯部分,比亚迪给出了十五年质保以及终身免费维修的政策,对于电池性能衰减、安全性的调查,从深圳一些e6司机口中尚无新闻。

  如果追究到车辆设计、使用习惯、企业历史,比亚迪与Tesla,将展露更多差异。但是,为什么说是由不同到相同呢?

  Tesla正式进入中国,并将中国本土化提上日程之后,将于近几年的比亚迪一样,面临着类似的甚至相同的市场环境、政府政策、舆论质疑以及基础设施的完善。彼此的不同无法掩盖,它们正走在同一条来自中国市场的新能源推进道路上,哪怕是平行的两条线。

产品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