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料电池前景光明的同时,配套设施建设落后问题不可忽视
此次《扶持办法》力度大、覆盖面广,扶持范围涵盖在南海区建设运营的商业化运营或公共服务用途的加氢站、加氢加油合建站和加氢加气合建站(包括固定式和撬装式),以及整车、动力系统总成或电堆为南海区内企业生产的并在南海区运行的氢能源车辆。其中,新建固定式加氢站建设最高补贴达800万元。
唯有强有力的顶层设计,才能开辟新局面。国家与地方政策的有效配合,将会推动中国加氢站建设的快速发展。
电池技术标准不统一
加氢站基础设备在技术上还存在一定争议,全球范围内也没有统一的标准。如增压标准是70MPa还是35MPa,全球各国发声不一。针对这点,我国政府出台了一些的政策完善,为加氢站技术规范提供技术标准化依据:
1.2005年信息产业部在《氢氧站设计规范》GB50177-93版的基础上,结合我国供氢站设计、建造及运行的实际情况,组织修订完成了《氢气站设计规范》GB50177-2005;
2.2010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联合发布了《加氢站技术规范》GB50516-2010。该规范经过整理国外加氢站的标准规范,为加氢站的安全保障技术、总平面布置、加氢工艺流程及设施技术要求提够了规范性标准。
加氢站要确保运行效率,也必须达到一定的功率,而受目前的相关电池技术所限,在功率问题上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欧美及日本运用比较多的是70Mpa加氢站,但压缩后怎样实现稳定加注仍是挑战。目前我国还没有足够成熟的技术可以建设70Mpa加氢站,且在质子交换膜组、储氢罐等加氢站核心设备的技术上还比较薄弱,尚有许多技术难点需要攻克。
国内科研部门都在积极研发中,欲攻克加氢站核心设备等相关技术难题。如同济大学等科研机构,参与探索87.5MPa储氢罐、90MPa氢压缩机及70MPa加氢机等核心技术,力争缩小中外技术水平差距。目前已于大连建设我国第一座风光互补发电耦合制氢的70MPa加氢站——同新加氢站,该项目的顺利落成,标志着我国加氢站建设水平登上了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