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制热线: 400-678-3556

宝鄂文库

不仅从原料下手,电池管理系统也能提升锂电池性能?

来源:宝鄂实业    2019-04-06 21:35    点击量:
电池实验表明温度越低,电池可用容量越低。以松下NCR18650A为例,在电池实验中-10℃下电池容量相比25℃将下降约20%,且平均电压远低于常温下,电池对外做功能力明显衰减。而以某锂电池为例,-15℃下电池内阻是15℃下的4-5倍,表征电解液导电能力下降严重。

冬季车内加热设备的使用加大续航损耗。

目前PTC加热器是电动汽车暖风空调的主要热源,相比于电热丝加热能量转化效率已从70%上升至98%,但将高品位的电能直接转化为低品位的热能,能量浪费依然巨大。蔚来汽车为ES8配备了前5.5kw后3.7kw等2个PTC加热器,即在始终开启的状态下仅暖风空调每小时将消耗近50公里续航,如果再考虑电池本身的劣化,355公里的续航只能完成一半。

理论测算加热功耗严重制约续航里程。以当前主流的300km配备35kwh电池的车型为例,可获得加热功耗与里程关系曲线,若要保证75%的续航保持率,车内平均加热功耗需要控制于1-1.5kw。但电热转换效率最多为1,PTC加热器的效率已非常接近,因此需要寻找例如热泵空调等转化效率突破电热瓶颈的技术。

锂离子电池冬季电量减少的原因–低温电化学反应不活跃

低温下电化学反应不活跃是电池冬季续航降低的主要原因。锂离子电池是一种典型的“摇椅电池”,其充电时,锂离子从正极脱嵌穿越隔膜进入负极,使得负极呈富锂状态,正极呈贫锂状态,同时碳负极通过外电路获得补偿电荷,放电时则相反。环境温度过低时,电解液黏度增大甚至部分凝固,使得锂离子脱嵌运动受阻,电导率降低,最终引起了容量减少。

低温下使用锂电池易造成不可逆的容量损伤和潜在危险。锂离子的溶解性在低温时会显著降低,易析出沉积形成锂晶枝,生长到一定程度时有可能会刺穿隔膜造成电池短路,形成潜在安全风险。且此时电池负极动力学条件较差,固态电解质界面(SEI)厚度会增加,将不可逆地持续阻碍离子流动,造成有效容量衰减。

各类正极材料的抗低温能力均不相同,NCM811电池相对抗冻。研究发现在-20℃下电池的容量保持率均有下降,总体上NCM与NCA材料抗低温性能相似,NCM811比NCA稍高,但两者均明显优于磷酸铁锂电池。当前国内的电池向NCM811发展的趋势有助于减缓冬季低电量的现象,但仍需要低温热管理来让电池工作在最佳范围。

产品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