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电池产业为何遥遥领先?除了技术还有哪些因素影响
来源:宝鄂实业
2019-04-06 22:17
点击量:次
日韩遥遥领先
梳理发现,各国对于氢能源汽车的建设规划路线都不相同。如美国、韩国、法国注重建设氢燃料汽车电池产业的基础设施,日本则更重视氢能源技术的发展。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底,全球共有328座正在运营的加氢站,新增64座。其中欧洲139座,占比42.38%,亚洲118座,占比35.98%;北美68座,占比为20.73;南美1座,其余地区则有2座。
其实,在氢能的发展领域走在最前的国家应属韩国和日本。前不久,韩国铁路研究所宣布正在开发氢燃料电池列车,作为国土交通省的铁路技术研究项目。据称该氢燃料电池列车基于氢燃料电池的混合铁路车辆,能够以110公里/小时的最高速度行驶,续航里程超600km。
韩国方面表示,到2019年底完成该氢燃料电池混合动力系统、铁路车辆动力转换系统、加氢站建设计划和铁路技术技术标准的开发,并在2022年,完成铁路试验线稳定性、效率和系统验证。此外,韩国还希望通过提高加氢站核心零部件的国产化率(由40%提升至80%以上),来降低加氢站建设成本,由目前的30亿韩元降至20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204万元)以下。
除此之外,在韩国蔚山市政府大楼召开的氢能经济战略报告会上,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正式对外发布了该国《氢能经济活性化路线图》,计划到2025年将氢燃料电池乘用车的年产能提升至10万辆,售价降至目前的一半。韩国总统文在寅也参加了报告会,为该国氢燃料电池车的发展站台。
目前,韩国氢燃料电池车累计产量不足2000辆,政府计划到2022年将累计产量提升至8.1万辆,并使得主要零部件的国产化率达到100%。最终目标是到2040年,使得氢燃料电池车累计产量达到620万辆,其中290万辆面向韩国国内市场,330万辆用于出口。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次官郑升一指出,中国计划到2030年推100万辆氢燃料电池车上路,而日本的目标是80万辆。
具体来看,韩国计划今年在7座城市推广35辆氢燃料电池巴士,2022年增加到2000辆,2040年进一步增至4万辆。氢燃料电池出租车也将于今年在首尔开始试运行,而后到2040年增加到8万辆。从2021年开始,韩国垃圾收集车、洒水车、清扫车等专用车领域将引入氢燃料电池卡车,而后扩大到物流车等领域。
再来看看日本的发展情况,日本富士经济调查会社(以下简称“富士经济”)近期发布了《燃料电池相关技术及市场未来展望(2018年版)》。该份报告预测,2030年全球燃料电池市场规模将达到约4兆9275亿日元(约合人民币3042亿元),比2017年增长28倍。其中,亚洲燃料电池市场规模约为2兆1301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317亿元),比2017年增长49.8倍,增势显著。富士经济经调查认为,2017年的燃料电池市场规模约为1757亿日元,包括燃料电池汽车(FCV)、驱动用及工业和商业等应用市场。
富士经济预测,2025年全球燃料电池市场规模将有望超过1兆亿日元(约合人民币618亿元);2030年则将达到约4兆9275亿日元(约合人民币3042亿元)。很显然,美国和韩国燃料电池市场正在稳步扩大,这与两国政府出台的补助措施不无关系。
富士经济经调查还指出,亚洲(特别是中国、韩国)燃料电池市场有望迅速扩大,而且随着燃料电池应用市场的逐步扩大,燃料电池系统成本正在不断降低,未来很可能实现不依赖补贴而产业独立化发展。
梳理发现,各国对于氢能源汽车的建设规划路线都不相同。如美国、韩国、法国注重建设氢燃料汽车电池产业的基础设施,日本则更重视氢能源技术的发展。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底,全球共有328座正在运营的加氢站,新增64座。其中欧洲139座,占比42.38%,亚洲118座,占比35.98%;北美68座,占比为20.73;南美1座,其余地区则有2座。
其实,在氢能的发展领域走在最前的国家应属韩国和日本。前不久,韩国铁路研究所宣布正在开发氢燃料电池列车,作为国土交通省的铁路技术研究项目。据称该氢燃料电池列车基于氢燃料电池的混合铁路车辆,能够以110公里/小时的最高速度行驶,续航里程超600km。
韩国方面表示,到2019年底完成该氢燃料电池混合动力系统、铁路车辆动力转换系统、加氢站建设计划和铁路技术技术标准的开发,并在2022年,完成铁路试验线稳定性、效率和系统验证。此外,韩国还希望通过提高加氢站核心零部件的国产化率(由40%提升至80%以上),来降低加氢站建设成本,由目前的30亿韩元降至20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204万元)以下。
除此之外,在韩国蔚山市政府大楼召开的氢能经济战略报告会上,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正式对外发布了该国《氢能经济活性化路线图》,计划到2025年将氢燃料电池乘用车的年产能提升至10万辆,售价降至目前的一半。韩国总统文在寅也参加了报告会,为该国氢燃料电池车的发展站台。
目前,韩国氢燃料电池车累计产量不足2000辆,政府计划到2022年将累计产量提升至8.1万辆,并使得主要零部件的国产化率达到100%。最终目标是到2040年,使得氢燃料电池车累计产量达到620万辆,其中290万辆面向韩国国内市场,330万辆用于出口。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次官郑升一指出,中国计划到2030年推100万辆氢燃料电池车上路,而日本的目标是80万辆。
具体来看,韩国计划今年在7座城市推广35辆氢燃料电池巴士,2022年增加到2000辆,2040年进一步增至4万辆。氢燃料电池出租车也将于今年在首尔开始试运行,而后到2040年增加到8万辆。从2021年开始,韩国垃圾收集车、洒水车、清扫车等专用车领域将引入氢燃料电池卡车,而后扩大到物流车等领域。
再来看看日本的发展情况,日本富士经济调查会社(以下简称“富士经济”)近期发布了《燃料电池相关技术及市场未来展望(2018年版)》。该份报告预测,2030年全球燃料电池市场规模将达到约4兆9275亿日元(约合人民币3042亿元),比2017年增长28倍。其中,亚洲燃料电池市场规模约为2兆1301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317亿元),比2017年增长49.8倍,增势显著。富士经济经调查认为,2017年的燃料电池市场规模约为1757亿日元,包括燃料电池汽车(FCV)、驱动用及工业和商业等应用市场。
富士经济预测,2025年全球燃料电池市场规模将有望超过1兆亿日元(约合人民币618亿元);2030年则将达到约4兆9275亿日元(约合人民币3042亿元)。很显然,美国和韩国燃料电池市场正在稳步扩大,这与两国政府出台的补助措施不无关系。
富士经济经调查还指出,亚洲(特别是中国、韩国)燃料电池市场有望迅速扩大,而且随着燃料电池应用市场的逐步扩大,燃料电池系统成本正在不断降低,未来很可能实现不依赖补贴而产业独立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