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电源行业还有没有底线?用废弃电池虚标容量
虚标增重奇招百出劣质移动电源隐患严重
通过移动电源行业渠道,南都记者获得了一份“USB接口类移动电源测试标准”(由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提出,并非国家标准),内容显示,该标准由欣旺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组织起草,由标准编写工作组共同完成,其中就包括品胜电子、万拓电子、德赛电池、倍斯特、深圳创明、四川长虹等国内较有名气的移动电源及电池制造商。
万拓电子销售总监李富根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表示,该标准出台很大的作用就是要求参与企业自律,确保移动电源产品及供应链安全可靠。但这毕竟不是国家标准,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下,根本起不到客观约束的作用,如今的移动电源市场确实是恶相丛生。
李富根介绍了目前移动电源产品中常见的几种猫腻,首先是容量虚标。“一款标注10000毫安的移动电源,可能容量根本就不达标。”他表示,用户在使用移动电源时,往往很少会在意自己的手机锂电池容量是多少,10000毫安到底能充几次电,这就给黑心移动电源生产商钻了空子。
由此衍生出的第二个问题是“造假增重”,他同样以一款10000毫安的移动电源为例称,假设10000毫安的移动电源内需要4节2500毫安的电芯组,生产商可能只在里面放了三节甚至两节电芯。而为了保证产品的重量,往往会在里面放上废电池、铁块甚至水泥块来增重。这种产品因为电信不足,容量肯定也是不达标的。
如果说以上两种猫腻还只是弄虚作假,“以次充好”则隐藏着极大的安全隐患。据李富根介绍,现在有不少小厂会将废旧的电池用作移动电源的电芯。这些电池很多是旧手机上拆下来的,有的甚至是洋垃圾。加上没有过载保护的劣质电路板,甚至为节约成本,不用电路板仅用一个电容作为控制器,很容易出问题。“这些电池可能已经鼓包或漏液,短路爆炸都有可能。”
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引得大量企业争相进入,又没有国家强制标准进行约束,利字当头,移动电源领域正变得越来越没有底线。
容量不匹配价格解密移动电源的刚性成本
一位元器件供应商向南都记者剖析了移动电源的硬件成本构成———一款移动电源主要由外壳、U SB接口、电路板和电芯四部分组成。其中电芯占了成本的70%以上,20%则是电路板的部分。目前行业内最好的电芯以三星为代表,一颗2000毫安左右的电芯价格在20元以上,如果用来做10000毫安的移动电源,光电芯成本就要100元以上。其次是国产(包括合资)品牌的一流电芯,价格也要十几元。只要在上面偷工减料一些,就能挤出大量的利润。加上电路板好坏也有很大的区别,又能挤出些利润。
在淘宝网上搜索10000毫安移动电源,你会发现大量价格低于50元的产品,而且销量很高。该人士称,即便用最差的电芯,也不可能造出50元以下的10000毫安移动电源,其结果必然是虚标容量和偷工减料。
值得注意的是,在很多3C产品中,品牌是能够为产品带来溢价效应的。例如配置相同的一款手机,三星手机就能比中兴手机卖出更高的价格。但按照李富根的说法,这点在移动电源市场上并不适用。他坦言,万拓早在2004年就开始涉足该领域,推出了第一款移动电源。但在整个市场的高速发展中,万拓关注的重点是销售端,没考虑过品牌宣传和积累。以至于到现在,为了保证产品的质量就无法把价格拉低,大量的市场被小品牌吞噬。“这不仅是万拓的问题,也是很多移动电源大厂正面临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