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击电池技术制高点?比亚迪开启氪金模式
本月20日,亿纬赛恩斯总经理李芬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为解决目前发车间隔要40—50分钟的问题,已敲定今年9月之前加投2辆车,届时,将缩短至约20分钟一班车。
合作生产的新能源客车在仲恺区的免费推广,是亿纬锂能抢滩全市的市场第一步。一旦今后惠州大范围应用新能源汽车,该公司希望有机会能从中获益。据介绍,其已具备了新能源整车生产能力,至于生产资质的门槛,也正在寻求突破。
近日在受惠州市领导接见时,亿纬锂能董事长、总经理刘金成称,该公司正在努力申请争取整车的生产资质。“要发展新能源汽车,光靠原有的汽车生产企业是不够的。”他希望能在这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
刘金成还表达了另一诉求。由于新能源汽车项目要建厂扩产,用地指标将是一个瓶颈,他希望相关部门能提供便利,给予协调。
“目前新能源汽车电池项目遇到的一个最大问题在于用地指标。”李芬告诉记者,项目要加码,场地是关键,公司正计划建新能源汽车工厂,但面临着用地难。
亿纬锂能被惠州市政府寄望到2017年要跻身“百亿元俱乐部”。李芬说,要实现这一目标,新能源汽车电池项目得打造成重要的营收来源,这也是公司转型的方向。她透露,该项目现在还处于投入阶段,按计划进展,2016年才能实现盈利,此后将发展为主打业务。
侨兴集团:规划打造三个层次的千亿元工程
与亿纬锂能首先瞄准惠州市场不同,侨兴集团正将更多目光投向惠州以外的区域。今年3月,侨兴集团东营科岭动力与集团投资控股的广汽日野(沈阳)汽车制造有限公司在沈阳市举行产品发布会,推出了12米增程式纯电驱动城市客车。
曾经有“电话机大王”之称的侨兴集团,近年来一直试图转型,涉足的产业越来越多,新能源汽车则是其布局的一个方向。早在2008年,该集团就与国家863纯电动轿车研发与产业化课题组合作,进行新能源汽车的研发。
记者从侨兴集团内部人士了解到,为在新能源汽车项目上有所依托,侨兴集团主要通过投资控股等方式进入这一行业。东营科岭动力依托侨兴集团的实力,与广汽日野(沈阳)合作进行产品研发。
侨兴集团董事长吴瑞林表示,新能源汽车是该集团转型以及进入新兴产业的重要一步,今年将投入巨资加快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化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