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废弃电池做充电宝竟然成了行业内公开的秘密?
如果说以上两种猫腻还只是弄虚作假,“以次充好”则隐藏着极大的安全隐患。据李富根介绍,现在有不少小厂会将废旧的电池用作移动电源的电芯。这些电池很多是旧手机上拆下来的,有的甚至是洋垃圾。加上没有过载保护的劣质电路板,甚至为节约成本,不用电路板仅用一个电容作为控制器,很容易出问题。“这些电池可能已经鼓包或漏液,短路爆炸都有可能。”
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引得大量企业争相进入,又没有国家强制标准进行约束,利字当头,移动电源领域正变得越来越没有底线。
容量不匹配价格解密移动电源的刚性成本
一位元器件供应商向南都记者剖析了移动电源的硬件成本构成———一款移动电源主要由外壳、U SB接口、电路板和电芯四部分组成。其中电芯占了成本的70%以上,20%则是电路板的部分。目前行业内最好的电芯以三星为代表,一颗2000毫安左右的电芯价格在20元以上,如果用来做10000毫安的移动电源,光电芯成本就要100元以上。其次是国产(包括合资)品牌的一流电芯,价格也要十几元。只要在上面偷工减料一些,就能挤出大量的利润。加上电路板好坏也有很大的区别,又能挤出些利润。
在淘宝网上搜索10000毫安移动电源,你会发现大量价格低于50元的产品,而且销量很高。该人士称,即便用最差的电池,也不可能造出50元以下的10000毫安移动电源,其结果必然是虚标容量和偷工减料。
值得注意的是,在很多3C产品中,品牌是能够为产品带来溢价效应的。例如配置相同的一款手机,三星手机就能比中兴手机卖出更高的价格。但按照李富根的说法,这点在移动电源市场上并不适用。他坦言,万拓早在2004年就开始涉足该领域,推出了第一款移动电源。但在整个市场的高速发展中,万拓关注的重点是销售端,没考虑过品牌宣传和积累。以至于到现在,为了保证产品的质量就无法把价格拉低,大量的市场被小品牌吞噬。“这不仅是万拓的问题,也是很多移动电源大厂正面临的问题。”
有意思的是,正因为移动电源市场品牌缺失,去年小米公司推出的小米电源获得了极大的成功,于是小厂们也看到了品牌的力量。不过他们并没有选择正常的品牌增值道路,而是想到了仿冒这条“捷径”。
今年4月,有香港网民反映自己购买的小米电源发生爆炸。后经鉴定,这是一款假冒伪劣产品。近日,广州、深圳两地警方成功捣毁名为“深圳鸿晶电子厂”和“广州粤胜电子厂”的两家特大小米电源制假窝点,并在现场缴获仿制的小米移动电源3000余个,耳机约1 .5万个,目前该两家制假公司负责人已被警方带走调查。小米有关人士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小米电源仅在小米官网和少数特约经销商处有售,其与渠道产品几乎都是假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