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研发力度就够了吗?锂电池技术还需要人才储备
“推广新能源汽车的出发点,就是为了缓解能源压力、防治大气污染、推动汽车产业升级,因此国家和省里都对推广车型做了规定,50%以上的推广量必须是纯。”江苏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任徐一平介绍,目前来看,油电混合动力车辆技术相对成熟,但实际运行过程中,往往用油多、用电少,与政府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的初衷不完全一致,可以说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困难重重。
电池技术有待突破
我国生产和使用的新能源汽车主要是纯电动汽车。据统计,2013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1.75万辆,其中纯电动汽车1.42万辆,占八成以上。
政府政策利好,消费者为何对纯兴趣不大?
苏州市公交公司副总工程师顾建苏道破了其中的原因:除了价格、性能等因素外,新能源汽车电池技术有待提高,一辆纯电动车每行驶110公里,都要开往充电站充电,充电时间要保证两三个小时,作为公交车,行驶里程短、充电时间长影响了运营;在私人消费领域,不少汽车品牌跃跃欲试,却始终未能形成消费热潮,关键在于电池技术,消费者需要充电时间短,一次充电使用时间足够长的电动汽车,这对新能源汽车的电池技术是极大的考验。
事实上,即使现在国外先进的汽车,其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技术在行业内一直也是褒贬不一。特斯拉采用的是松下公司生产的18650锂电池,其包由7000颗小锂电池组成,这样做既是出于降低更换成本的考虑,又是热稳定性差,无法做大的现实原因。
从事池研究多年的天能集团副总裁周建中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特斯拉采用镍钴铝三元材料作为电池正极材料,属于钴酸锂电池。这种电池的优势在于能量密度高,成本较低,但缺点是在高温下极不稳定,这制约了其发展。”
不过,让人欣喜的是,国内很多企业现在加大了研发电动汽车电池技术的力度。比如,天能集团选择磷酸铁锂作为技术突破方向,2013年在电动汽车动力电池项目研发上的投入增长21%。全国人大代表、天能集团董事长张天任介绍说:“天能研发生产的磷酸铁锂电池在充电倍率、放电倍率、加速性能、充电时间、安全性能等领域表现优异,尤其在零下20摄氏度的低温下可放出能量80%以上,我们接下来会继续加大研发投入,进一步提升电池技术,降低成本,以推动我国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