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制热线: 400-678-3556

宝鄂文库

日本电池技术得以领先20年的秘密?今天终于知道原因了

来源:宝鄂实业    2019-04-10 03:20    点击量:

 日本能否笑到最后?

  虽说如此,但2025年的ZEV规定要求大型汽车厂商将PHEV、EV和FCV三种汽车的销售比例提高到15.4%。日本某大型汽车厂商的高管表示,由于无法确定终极的环保车,因此需要全方位开发,这是非常稳妥的战略。

  但从资源开发看,大型汽车厂商这样做没有问题,而中等规模的汽车厂商无法开发所有的技术。如果车辆电动化能取得进展,汽车行业的技术合作和授权提供等商业模式就会大幅增加。

  除了日韩欧美市场外,今后中国市场也不容忽视。大众和通用在中国汽车市场上如鱼得水,日本厂商中,虽然日产一直在奋战,但差距依然很大。通用及时设立尖端技术研究所,扩充了功能。

  丰田和本田此前在中国市场上的影响力都不高。但今后两公司均计划在中国展开电动汽车的技术开发,并在当地生产车辆。为此正在扩大研究开发功能。如果考虑到电动化市场的扩大,今后日本厂商也有可能东山再起。

  届时存在的课题是各行业的协作方式。在中国开展业务的前提是与当地企业设立合资公司,资本比例方面也存在外国企业不得超过49%的限制。此外还存在其他方面的诸多制约,比如在中国市场的营销、与政府机构建立关系、构建人脉网、构筑零部件的供应链、中国自己的锂离子电池相关安全性评测标准的制定等,在这些限制下,考虑什么样的商务模式和业务战略最合适至关重要。

  电动汽车普及的关键在于电池。放眼世界,能真正推进车载电池业务的只有日本和韩国。目前,日韩之间还存在技术差距,而且中美欧电池厂商的实力较弱。不过,在电池安全性相关的国际标准等方面,德国和法国等欧洲厂商正在积极活动。

 波士顿电池成立于2005年,源自麻省理工原创技术,目前其大部分业务已转至中国市场。

  波士顿电池此轮融资,正值制造商Tesla创始人兼CEO马斯克拟斥资50亿美元、在美国兴建庞大的“Gigafactory(千兆电池工厂)”计划出笼之际。波士顿电池董事长兼代理CEO 伍伸俊(Sonny Wu)对此表示,“必须有人与之竞争。”而且他证实了公司的这笔融资。

  伍伸俊表示,预计目前其在中国的第一个锂电池生产基地今年销售收入将达到1亿美元。此外,伍称公司将考虑很快上市,并称赴美IPO更为合适。

  伍拒绝透露该公司此次融资的投资方,但称他们是包括中国及全球机构投资者。据一位知情人士透露,投资者名单中包括一家中国的银行机构,该机构将为波士顿电池在中国兴建第二个、乃至更多工厂提供信贷。

  伍还称,预计公司将在几年后实现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