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各国都在争抢锂电池市场?你都了解吗
一个电动车资深技术专家告诉记者,目前国内的充电站不具备与车辆内部控制器通讯功能,特斯拉要用普通的充电桩充电,难度不大,只需要做转接头并屏蔽车内管理系统,与充电桩软件握手即可。“只要电网能力在车载充电器设计能力范围内,相当于车载充电器降额输出,自动调节电压技术上不困难。”
他表示,特斯拉的快充和慢充都使用同一个充电口,但国标GBT20234分别规定了交流充电口(7PIN)和直流充电口(9PIN)的技术规格,所以国内的电动车很少有将两个接口统一成一个的。事实上,特斯拉不愿意接纳“国标”,不是技术上不可行,而是为了摆出高姿态,目的是推广自己的超级充电站。
未来,如果国内车企要用特斯拉的技术,充电标准就都要向特斯拉看齐,这将有助于特斯拉在中国推行真正的超级充电网络。在北京、上海还是“样子货”的特斯拉太阳能充电站,就可以在地下掩埋储能电池了,大施工将必不可少。
在放出开放技术专利的“卫星”后,能够招安中国车企吗?相信能坚持自我、又能不被地方政府意向左右的车企,只会是少数。上海市对特斯拉的一路绿灯,已经让我们看到了未来特斯拉用技术标准裹挟中国市场的端倪。作为经济发展的风向标,上海市一直都是带头先锋,势必会引发其他省市的效仿。
掌握电机、电池、电控三大核心技术,并在电池组设计、电池管理和充电系统上有独特优势的比亚迪,绝不会像花旗集团报告中假想的那样,谄媚地去追逐特斯拉的技术。比亚迪电动车在美国的推进,以及美国媒体对比亚迪的狂热关注,将给人们带来更多的启示。
如今,到了中国车企向世界展示技术实力的时候了。那些对本土技术研发不自信的有关部门,应该认真地补一补课。
马斯克号称开放技术专利,除了为炒热资本市场之外,恐怕还有一个十分功利的理由:就是让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成为特斯拉的“技术租界”。中国政府对电动车的支持,超越了美国数倍。在美国,只有加州这么一个新能源试点州,而中国各大省市都有试点项目,都有推广指标,一片大干快上的景象。
北京车展期间,马斯克来到中国,已经见识了粉丝的狂热,接受了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的盛情款待。比如上海市就为特斯拉大开绿灯,今年给特斯拉等进口电动车拨出3000个免费牌照。按浦东新区和特斯拉的协议,目前已共同申请上海地方新能源汽车补贴,每辆车补贴4万元。
在与有关部门的接触中,马斯克也了解到中国对新能源技术的渴求,以及对本土新能源车企的不自信。于是,开放技术专利就成了马斯克向中国要话语权的契机。本意就是:“我的技术你可以拿去用,但你得遵照我的标准,由我来统一这个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