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玩手机边充电到底给电池带来了哪些危害?
2014年2月26日,特斯拉曾经宣布将建设一个电池厂,该项目预计到2020年年产量能供应50万辆电动车。值得留意的是,特斯拉目前自身是不生产电池的,其model s 车型电池来自松下。而特斯拉与松下合作建立的超级电池工厂,未来将能够降低model s 及其他特斯拉未来车型的电池成本。但这中间有个问题,在2020年,特斯拉能将产能提升到50万辆吗?这需要在未来5年,年化复合增长率达65%。即便是特斯拉这样以超预期闻名的公司,要实现这个目标可以说是极具野心的。更严重的是,如果汽车产量达不到电池厂的电池产量要求,那么投入50亿美元巨资的超级电池厂将成为压死特斯拉的稻草,并且无论其旗下车型多么受欢迎都无法改变这一情况。
这样算下来,特斯拉的“小九九”就很清楚了。一方面,Elon Musk对特斯拉的创新能力足够自信,他曾表示“重要的是创新的速度”,特斯拉放开专利不会显著降低其在电动车领域的领先地位。另一方面,对其他厂商而言,特斯拉最值得借鉴的专利就是电池控制技术,而这一技术又是与特斯拉将来生产的电池配套使用的。也就是说,如果特斯拉放开专利,成功提升了电动车的全球市场占比,其生产的大量电池也就有了下家。甚至有可能当其他厂商生产出品质、用户体验都远超出现有特斯拉车型的汽车的时候,特斯拉转而做电动汽车的上游生意,营收来源从销售电动汽车,转化为销售电动汽车电池。
最后,Elon Musk放开专利其实还有第三重目的。提升特斯拉用户充电体验。目前特斯拉尽管超级充电站在互联网世界风生水起,但即便在其大本营美国,充电桩的数量和密度都要低于其他汽车联盟所使用的充电站系统。放开专利之后,与特斯拉使用同一系统的汽车将会多起来,即可以瓦解现有电动汽车标准联盟,又可以借此增加充电桩的数量,为特斯拉汽车用户提供更好的充电体验。
特斯拉的小九九,一箭四雕,其野心一点也不小。不过对电动车技术起步晚,技术相对落后的国内车企来说,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弯道超车机会。或许一年之内,我们就将能看到使用特斯拉技术的国产电动汽车上路了。
特斯拉技术开放 三大汽车巨头“沦陷”
美国电动车制造商特斯拉宣布开放所有的专利技术,市场对此议论纷纷,但海外汽车制造商却立即抓住了这个机会。据海外媒体报道,作为特斯拉的主要竞争对手,日产和宝马有意与特斯拉进行谈判,合作建设充电网络。
据悉,日产、宝马和特斯拉三家公司占全球电池电动车销量约80%。日产和宝马一直渴望在充电网络合作方面和特斯拉进行商谈,并希望创立电动车充电的全球统一标准。宝马公司日前更表示,公司管理人员和特斯拉高管会晤,就合作推广电动车事宜展开协商。
其实,特斯拉以往也曾与其他汽车厂商合作,帮助这些厂商开发电动车,并向丰田和奔驰的母公司戴姆勒提供电池。目前,丰田持有特斯拉2.4%的股权,戴姆勒则持有特斯拉4.3%股权。戴姆勒首席执行官蔡澈表示,公司旗下品牌希望同特斯拉深化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