碱性电池新突破:可重复充电,以铝代锌
来源:宝鄂实业
2019-03-15 10:37
点击量:次
碱性电池售价便宜、也比锂电池更不容易起火燃烧,唯一缺点是无法重复充电使用。不过,新创公司 Ionic Materials 即将在 8 月 3 日发布一项突破性的新发现,让固态的碱性电池成为锂电池等高储电科技的替代品,直接应用到 PC、智能手机或电动车。
纽约时报 1 日报导,Ionic 发明的新技术,可让碱性电池重复充电,其推出的原型,最多已能充电 400 次。Ionic 创办人兼材料科学家 Mike Zimmerman 说,该公司开发的碱性电池,目前虽比市面上的锂电池还要重,但其成本优势和更优秀的储电能力,将弥补这项缺点。不只如此,锂电池的关键材料是钴,不但毒害环境,非洲还有不少矿场违法使用童工采钴,令人忧心。相较之下碱性电池使用的是蕴藏量相对丰富的锌和锰。
另外,Ionic 还修正碱性电池的设计,以价格更为亲民的铝取代锌。在过去,铝因为容易被腐蚀的问题,并未被采纳,若碱性电池真的能以铝为材料,那么重量有机会比锂电池还要轻,也会比当前市面上的碱性电池还要便宜。
报导称,Ionic 计划在 8 月 3 日于永续能源研究机构 Rocky Mountain Institute 举行的 35 周年大会上,宣布研究成果。
碱性电池若能重复充电、将有诸多好处,但锂电池之父 John Goodenough 也不是省油的灯。Goodenough 虽已高龄 94 岁,却宝刀未老,他今年 3 月已经带领德州大学(University of Texas)奥斯汀分校团队,打造出“全固态”(all-solid-state)锂电池,不但更加安全,容量还是 3 倍大,而且只要数分钟就可充电完毕,不必再像从前那样等待数小时。
南孚电池是中国碱性电池的龙头企业,市场占有率达到65%,在全国电池生产行业可以说是首屈一指。其现代化厂房全自动化生产线每分钟生产600多只电池,在2006年是亚洲最大的车间,曾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南孚曾有四大优势:一是品牌质量。品牌家喻户晓,质量稳定可靠;二是营销渠道。南孚的营销渠道早期有两种,传统渠道是经销商批发,现代渠道是大卖场、超市。在传统渠道优势上,可以控制到乡镇一级的小店,只能卖南孚电池不能卖其他品牌的电池;三是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优势,
比如很多包装自动化设备都是自己来生产、加工。现在南孚的生产间到处都是机械手、机器人,等等;四是信息化优势,这是最关键的优势。目前构成南孚信息化的五大主题是ERP、协同、HR、营销费用预算控制系统,以及人工在线需要系统。
【管理困境】
南孚电池经历过国际化,从2003年被吉列收购到后来的宝洁控股再到2014年11月鼎辉控股,南孚电池从国有企业转为外资企业,这个过程对IT的审计非常严苛。在互联网+时代,新一代信息技术快速更替与发展,技术与产业合纵连横,消费互联网向产业互联网倾斜,toB业务的整合,这些都给南孚的组织管理转型带来困境。
困境一:产品差异小,同质化现象严重,导致同业竞争激烈。电池是一个发展了十几年的传统行业,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所以技术门槛相对较低。
困境二:互联网渠道门槛低,很多电池企业在电商渠道上用最激烈的手段与南孚展开竞争,形成了新的“战场”。
困境三:传统渠道优势变成了负担,要进行变革,但是在引进电商渠道的时候要考虑产品的差异化,以及价格的平衡。比如在电商平台上产品包装跟传统渠道是不一样的,还要根据客户的需求做到产品差异化,但是价格又要与传统渠道保持平衡。
困境四:满足于以前的成绩,对外界事物的变化响应非常迟钝。另外信息系统出现了效能欠佳的问题。电商业务出现之前,南孚一个月的销量是2-3亿,只需要经销商的两三千张单子就可以完成。但是自从引进电商信息化之后,一个月增加了30万张的单子,给EIP系统带来了负担,包括财务结账,各个业务部门的反馈速度和效率都慢下来了。
【IT如何支撑战略转型】
国家提倡工业4.0智能化与南孚信息化的融合过程也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毛病,比如信息系统、运转体系两张皮,各做各的;业务系统与管理系统演双簧,沟通与决策效率低下;此外,也出现自动化成本与创新力的阻滞等问题。但是通过磨合,2016年南孚电池被评为两化融合的样板企业。
看看南孚是怎么做到的。
通常企业管理转型有五大类,一是战略转型;二是研发转型,南孚现在的研发是跨部门,甚至跨国别;三是运营转型,由粗放式到精细式;四是文化转型,从家长式的一言九鼎到兄长式的交流和倾听;五是企业家转型,有想法才会有成功,奇思妙想才能创新。
南孚电池该如何借助IT支撑企业转型呢?南孚信息化平台必须要打造成以人为中心、为用户部署各种应用的系统。在互联网+时代,以人为中心的信息系统已经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基于这种趋势,南孚的信息化平台必须要发挥便于集中管理,灵活、智能、高效性的功能。
“首先从组织内部的协同说起,现在南孚各个部门业务的联系已经非常复杂了,如果没有致远互联信息系统的支撑、协同,各个部门的业务实际上是一盘散沙,没有任何效率。如果没有信息系统的协同、创新,根本不适合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南孚电池CIO廖江辉介绍说,“企业的组织活动完全是参照生产需求、面向库存、面向用户的基本需求来展开生产活动的。而在‘互联网+’的当下,以用户的需求为核心,整个价值环就出现了,所有的部门包括各个层次,全部围绕用户的需求来开展生产。现在南孚可以为用户批量生产定制型的电池产品,按用户的个性化要求贴上他所需要的图案、图标以及写上他的寄语,新的价值就在这里。”
据悉,在运营模式转型方面,致远互联也帮助南孚取得一些创新成果。这几年南孚一直把精力投入在电商渠道建设上,现在电商年销售额达到2亿。2016年10月,仅京东自营店的销售额就已经突破了2000万元大关。
对于传统渠道经销商批发的运营模式,南孚也进行了B2B2C的创新。比如把全国的品牌商以及全国各个社区的小店都纳入到一个平台上,当消费者通过APP登陆这个平台向社区的小店下达定单,社区的小店承诺最迟在半个小时内送货到家。当小店缺货的时候,他就会在平台上向南孚的旗舰店下达采购订单,南孚会指定具体的物流公司或自己的物流公司,在最短的时间配送到货。
互联网发展已走向深水区,去中心化是一大特性,以人为中心是关键,转型仍是企业永恒的主题。从南孚电池成功转型的案例中,你是否悟出了“协同”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