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制热线: 400-678-3556

宝鄂百科

新能源行业2019年第1,宁德时代三元电池能量密度创新高了吗?

来源:宝鄂实业    2019-03-18 09:16    点击量:
能量密度刷新记录,半数纯电动乘用车超过400km续航:本次目录中,乘用车、客车、专用车电池系统能量密度均值分别148.13/141.25/141.57Wh/kg,环比变动-0.92/-0.25/10.37Wh/kg,乘用车和客车型能力密度基本维持,专用车能量密度提升幅度较大;其中三元电池能量密度最高为182.44Wh/kg,刷新了推广目录中的电池能量密度记录,生产企业为宁德时代;磷酸铁锂电池能量密度最大为150.75Wh/kg,生产企业仍是宁德时代。综之前18年13个批次推广目录分析,当前所有推广目录中三元电池能量密度最高达到了182.44Wh/kg,生产企业为宁德时代,较以往宁德时代自己保持的170 Wh/kg纪录提高7.3%;磷酸铁锂电池能量密度最高达153.59Wh/kg,生产企业为北京国能电池科技。
 
总的来说,能量密度仍然处于不断提升的趋势,这也符合续航里程不断提升的要求。乘用车的能量密度仍显著高于目录中的平均水平。目录中磷酸铁锂的能量密度,在2018年第11批推广目录之前,是能够达到甚至超过平均能量密度水平的。但之后最近的两批次的目录中,磷酸铁锂电池能量密度和平均水平开始拉开,同样也是在最近的两批次的目录中,乘用车三元电池占比和客车磷酸铁锂占比均超过了90%,甚至最新的推广目录中客车全部使用了磷酸铁锂电池。
 
我们认为,推广目录中的三元材料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将继续细分市场,其中能量密度较高的三元材料电池将进一步覆盖续航需求较高的乘用车市场,而能量密度偏低的磷酸铁锂电池将覆盖安全和成本需求较高的客车市场和部分特殊车型。当前市场上乘用车新车型如北汽EX、蔚来ES6(170Wh/kg)、零跑S01(160Wh/kg)、比亚迪秦Pro(160.9Wh/kg)等能量密度均已超出目录中大部分车型,包括与model 3的竞争向高能量密度高续航方向发展也符合这一趋势。同时,宁德时代、比亚迪等电池厂商已具备生产高能量密度电池的能力,预计2019上半年乘用车的平均能量密度能够达到160-170Wh/kg。
 
乘用车维持半壁江山,客车比例有所回升:从产品类型分类,目录中乘用车、客车、专用车数量分别为54/32/20款,占比50.94%、30.19%、18.87%,环比变动-4.85%、17.56%、-12.71%,乘用车占比继续维持在50%以上,客车占比回升至30%;专用车占比下降明显。从动力类型分类,目录中混合动力8款、纯电动98款,占比分别为7.55%、92.45%,环比变动-2.98%、5.08%,纯电动车型占比继续回升;混合动力车型有所下降。
 
主流电池瓜分名额,燃料电池车型落选:目录中使用三元电池车型共57款,使用磷酸铁锂电池车型共48款。总体看来,目录中三元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各自占据半壁江山(53.77%和45.28%),与其他材料电池或燃料电池拉开了较大的差距。使用三元电池的乘用车共51款,占比94.44%,环比上升0.10%;目录中的32款客车全部使用了使用磷酸铁锂电池,环比上升8.33%;专用车中,电池类型为三元/磷酸铁锂的车型数量分别为6/13款,占比30.00%/64.00%,仅有一款推广专用车型用了锰酸锂电池。燃料电池与其他材料电池的缺席让三元和磷酸铁锂电池占据了绝大多数电池推广类型。而燃料电池的落选也和当前对于推广燃料电池的期待有所不同。
 
集中度有所下降:乘用车生产商中,江淮汽车共有6款车型入选,比亚迪有5款车型入选,重庆长安、奇瑞汽车、山西新能源各自有4款车型入选,CR5为42.59%,环比下降-15.90%;客车生产商中,东风汽车入选5款,比亚迪、上海万象各入选4款,万向集团入选3款,CR4为50.00%;专用车生产商中,东风汽车、江淮汽车、南通皋开、烟台海德和长沙中联重各有2款车型入选,CR4为50.00%。总的来说,三种车型在推广目录中的行业集中度均有所下降。
 近三年,随着国家对新能源产业的扶持,推动了我国动力锂电池迅速发展。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8年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为125.6万辆,同比增长61.7%。其中,2018年纯电动车的销量将近98万辆。新能源汽车销量逐年增长,对于动力锂电池的需求量也在不断扩张。在国家政策的驱动下,新能源汽车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而作为核心部件的动力锂电池必将迎来发展的大好良机。
 
  下游需求的扩张利好,我国动力锂电池总装机量增长,根据OFweek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动力锂电池总装机量达到56.37GWh。
 
  细分新能源汽车具体类型的动力锂电池装机量情况来看,纯电动乘用车是目前拉动动力锂电池需求的主要引擎,2018年纯电动乘用车动力锂电池装机量达到30.66GWh,同比增长135.4%,占动力锂电池装机量整体比的53.3%;而混合动力客车受补贴政策影响,2018年装机量同比减少57.5%。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化程度提升,消费者对电动车的认可度不断提高,我国动力锂电池装机量发展良好。
 
  行业洗牌格局激烈,进一步向龙头企业集中
 
  2018年6月开始实行的《关于调整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支持政策的通知》通过补贴措施表明了对新能源汽车电池能量密度的更高要求,低端锂电产能过剩逐步被淘汰。目前,我国动力锂电池市场的集中度已非常高,2018年我国动力锂电池前十名企业的装机量达到整体的83.16%,而前二十名更是高达92.1%,这意味着排名在二十名后的动力锂电池企业实际上已被边缘化,行业洗牌格局剧烈,产业链公司迎来一场“大浪淘沙”的筛选。
 
  从2018年我国动力锂电池行业装机量企业结构来看,宁德时代(300750)占了41.21%,装机量达到23.23GWh,同比增长133%;排在第二的是比亚迪(002594),占了20.33%,装机量达到11.46GWh,同比增长109%;第三名是国轩高科(002074),占5.32%,装机量为2.99GWh。我国动力锂电池行业高端产品之间的竞争主要集中在国内仅有的几家企业与国外企业之间,属于垄断竞争格局。随着我国政策对动力锂电池产品提出更高的要求,市场份额将进一步向头部企业集中。
 

产品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