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制热线: 400-678-3556

宝鄂百科

汽车电瓶为什么不用锂电池?老司机说了实话,厂家设计很聪明

来源:宝鄂实业    2019-03-18 12:45    点击量:
相信大家都知道,现在锂电池是比较普遍的,比如说手机、电瓶车等等,它的好处重量比较轻、充电也比较快、续航里程要比普通电池更长一些,可是锂电池有这么多的好处,为什么不能运用到汽车上的蓄电池呢?下面小编就来和大家说说。
 
 
其实,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为了安全考虑,虽然说锂电池有以上说的几个优点,但是它的缺点也是比较明显的,比如说不能够承受低温,也不能够承受高温,最低温度基本上可以达到零下二十度,最高温也就能控制在六十度,那么大家可以想一下,咱们的机舱温度可是非常高的,并且也不能马上散去,那么锂电池万一承受不住这种高温,出现了爆炸就很悲催了,所以这是汽车上不用锂电池的原因之一。
 
 
接着第二个缺点就是锂电池不抗撞,一旦说发生碰撞,也会产生爆炸的现象,虽然说咱们开车时以安全第一,但是万一出现比较重大的交通事故,那么瞬间的碰撞力是非常强的,万一碰到锂电池,产生了爆炸,想想就是非常可怕的。
 
 
那最后一个原因就是,锂电池有一个毛病,不可以一边放电再一边充电,而汽车的蓄电池咱们都知道,它其实是一个循环充电的,所以说这个也是汽车上不能用锂电池的原因。
 
总的来说,以上这个三个缺点,就注定了锂电池就算优点再多,但是也一样不可以放到车上使用,所以说厂家的考虑还是非常全面的。那么,大家觉得汽车上不用锂电池的原因还有哪些呢?
 2018年6月开始实行的《关于调整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支持政策的通知》通过补贴措施表明了对新能源汽车电池能量密度的更高要求,低端锂电产能过剩逐步被淘汰。目前,我国动力锂电池市场的集中度已非常高,2018年我国动力锂电池前十名企业的装机量达到整体的83.16%,而前二十名更是高达92.1%,这意味着排名在二十名后的动力锂电池企业实际上已被边缘化,行业洗牌格局剧烈,产业链公司迎来一场“大浪淘沙”的筛选。
 
  从2018年我国动力锂电池行业装机量企业结构来看,宁德时代(300750)占了41.21%,装机量达到23.23GWh,同比增长133%;排在第二的是比亚迪(002594),占了20.33%,装机量达到11.46GWh,同比增长109%;第三名是国轩高科(002074),占5.32%,装机量为2.99GWh。我国动力锂电池行业高端产品之间的竞争主要集中在国内仅有的几家企业与国外企业之间,属于垄断竞争格局。随着我国政策对动力锂电池产品提出更高的要求,市场份额将进一步向头部企业集中。
 
  受新能源补贴政策影响,技术要求逐步提升
 
  动力锂电池可按电解质材料、电池外形、外包材料、正/负极材料以及性能用途进行划分,其中目前最主要的是以正极材料作为划分动力锂电池产品的依据,因为正极材料是电池中锂离子之源,其性能直接关系到电池性能,是锂电能量密度的基础,是动力锂电池中最关键的功能材料。动力锂电池按正极材料分类,主要有三元锂、磷酸铁锂、钴酸锂和锰酸锂这四种,对应的负极材料一般都是石墨。
 
  2018年,我国动力锂电池装机量按正极材料分类,三元锂电池的装机量占比最高,达59%,首次超越磷酸铁锂电池,在总装机量中占比超过一半;其次是磷酸铁锂电池,占比为38%;而锰酸锂和钛酸锂电池二者合计3%。
 
  细分新能源汽车具体类型的动力锂电池装机量情况来看,2018年我国新能源乘用车的装机电池中,三元锂电池占新能源乘用车动力锂电池装机量的90.42%,而磷酸铁锂电池占9.54%,锰酸锂电池和钛酸锂电池几乎没有占据份额;但在新能源客车的装机电池中,磷酸铁锂占新能源客车动力锂电池装机量高达93.25%,锰酸锂电池和钛酸锂电池分别占3.99%和2.76%,三元锂电池则为0,则是因为我国政府长期以来对三元锂电池装机新能源客车的限制,虽然目前目前我国政府已取消了这种限制,但在实践中出于安全考虑,国内所有的客车仍未敢使用三元锂电池。而在专用车的装机电池中,主要为三元锂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平分。
 
  三元锂电池的发展势头之所以如此迅猛,背后靠的是国家对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的不断调整变更的因素。对比2017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2018年补贴在乘用车方面不仅重新划分了续驶里程区间,还对动力电池的能量密度通过系数变化和调档的方式提出更高的要求,对于百公里电耗量系数也分档进行划分,同时,电池能量密度系数可以与百公里电耗系数叠加。
 
  磷酸铁锂电池曾是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上的主流,虽然其充放寿命长,但电池系统的能量密度只在100Wh/kg左右,而三元锂电池能量密度最高能达到330Wh/kg,随着消费者对电动汽车续航里程的需求不断提高,且具有电池能量密度优势的三元锂电池预计将进一步取代磷酸铁锂电池市场。
 
  产能有望达到200亿GWh,行业未来千亿规模
 
  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化进程逐步深入,全球各国及重点企业均加大力度发展动力电池产业,基于新材料和结构的高比能动力电池技术已经成为各国竞争焦点,大力提升目前车用动力电池安全性、寿命、低温特性,降低成本是产业技术发展的方向。
 
  在美国、日本、欧洲和韩国等国家/地区科技规划以及重点企业战略规划中多次提及新体系结构车用动力电池技术,重点关注高性能电池材料、高性能锂离子动力电池(致力于寿命、能量密度和安全性提升)、高性能电池包、电池管理系统、热管理、电池标准体系、下一代锂离子动力电池、锂金属电池、电池梯级利用及回收技术、电池生产制造技术及装备等。
 
  我国动力锂电池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发展很快,在国家科技项目的重点支持下,中国动力(600482)锂电池关键技术、关键材料和产品研究已经取得重大进展。虽然小容量功率型动力锂电池技术和产品与国外相比仍有一定差距,但大容量动力锂电池产业发展已经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单体动力电池的特性,已经具备推广应用的条件。动力锂电池产业已经进入到产业化建设和推广应用的关键阶段。动力锂电池产业化进程已经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2018年,外资锂电池企业首次获得在我国经营的许可,LG化学,三星等外资企业纷纷建厂扩大产能,加上宁德时代和比亚迪等国内企业预计新增产能,到2020年我国国内动力锂电池产能可能突破200GWh。
 

产品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