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制热线: 400-678-3556

宝鄂百科

简介锂电池生产工艺技术及流程

来源:宝鄂实业    2020-05-06 13:35    点击量:
锂电池的生产工艺流程:
 
第一步--电极浆料制备
 
主要是将电极活性材料、粘结剂、溶剂等混合在一起,充分搅拌分散后,形成复浆料。
 
第二步--涂布
 
将第一步制备的浆料以指定厚度均匀涂布到集流体(铝箔或铜箔等)上,并烘干溶剂。
 
第三步制--极片冲切
 
将上一步制作出来的极片冲切成指定的尺寸形状。
 
第四步--叠片
 
将正负极片、隔膜装配到一起,完成贴胶后,形成极芯。
 
第五步--组装软包电池
 
将上一步生产的极芯装入已经冲好坑的铝塑膜,并完成顶封、侧封等(知还要留个口注液),形成未注液的软包电池
 
第六步--注液
 
将指定量的电解液注入软包电芯内部。当然电芯要经过烘烤,并且在低湿度环境下进行注液操作,水分含量过多道就不好了。
 
第七步--电池密封
 
在真空环境中将电芯内部的气体抽出并完成密封。

一、改善正负极活性材料的物化结构,这是锂电池生产工艺的基础环节:
 
 
 
1、对材料进行适当的离子掺杂,
 
2、改善活性材料的粒度分布,避免活性材料的粒度分布过宽,
 
3、尽量使用具有无序性层状结构或者层结构较薄的材料,
 
4、改善电极材料的表面结构;
 
 
 
二、电极涂层的高粘结强度有利于降低循环容量下降率,这是锂电池生产工艺中最具技术含量的流程,为此要注意:
 
 
 
1、形成胶粘剂材料的粘结剂及溶剂要纯,涂好的极片也不宜存放过久,
 
2、正负极涂膜的混料中所用的胶粘剂与活性物质配比要适当,确保涂膜后不掉粉、不脱粉;
 
 
 
三、电解液组成的优化,锂电池生产工艺对于电解液的要求是保持容量,延长电池寿命:
 
 
 
1、通过锂盐、溶剂和添加剂的优化,提高电解液导电率,减小极化,
 
2、抑制正极材料与电解液的反应,
 
3、通过控制合适的比表面积与对碳负极材料进行包覆、成膜和表面化学反应等表面处理,改善负极材料的表面结构;
 
 
 
四、电池材料制备完成后,锂电池生产工艺就进入装配环节,这时要注意:
 
 
 
1、负极容量稍稍大于正极容量,
 
2、卷绕正负极与隔膜后,形成的正、负极片与隔膜三者间的间隙粒度不大于0.5mm,上下偏差不超过0.5mm。
 
 
 
五、分容检测时,要依照国家标准,用低速率充电为宜,一般是0.2C。
 
 
总的来说,在工艺制造阶段应该注重如下比例关系:极片面与极片压实密度,负极过剩率,配方工艺,电解液与正负极搭配适用量。
 
锂电池生产工艺中的每一步时间都有差别,一般情况下,配料,烘烤,化成时间长,少则10小时左右,多的要两天两夜;其他工艺比较快,平均5、6个小时。整个的锂电池生产工艺流程大概需要15天左右。

锂电池生产近年来,向整合化、整线化、自动化发展,锂电自动化生产线为客户提供标准化产品,传统的发展方法无法应对客户快速变化的需求。

 
 声明: 本网站所发布的文章,均来自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