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制热线: 400-678-3556

宝鄂百科

动力锂电池报废高峰已至 开启百亿回收市场

来源:宝鄂实业    2019-03-22 14:26    点击量:
 
  2017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累计生产79.4万辆,销售77.2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53.8%和53.3%,2014-2017复合增长率达104%。根据国家“十三五”规划,截止2020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200万辆。新能源汽车高产销量带来动力电池高出货量。一般而言,当电池容量衰减到初始容量的60%-80%左右,便达到设计的有效使用寿命,需进行替换。电动乘用车电池的有效寿命在 4-6 年左右,而电动商用车由于日行驶里程长、充电频次多,电池有效寿命仅约3年左右。考虑到新能源汽车企业目前对动力电池的质保服务大多在5-8年,且中国的新能源车开始普遍应用始于2014年,我们预计2018年开始我国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将会进入大规模退役阶段。根据我们测算,2018年退役动力锂电池达到11.09GWh,其中三元电池0.16GWh,磷酸铁锂电池10.93GWh,共计11.01万吨,对应 65.91亿市场空间。2020年报废 4.62GWh 三元电池,23GWh 磷酸铁锂电池,对应148.2亿市场空间。
 
  锂电池回收是社会责任,也是经济性的选择
 
  锂电回收是社会责任:锂电池环保化、无害化处置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因此,政府推行“生产者责任延伸制”,要求生产者对电池回收负责,保证电池“源头可控、去向清晰”,以便于减轻回收拆解环节工作量;同时倡导以 PACK 电池组的形式用于梯次利用,减少回收难度,提高行业效率。锂电回收是经济性的选择:废旧锂电池回收价值高,三元材料所含钴、锰、镍等金属元素多为我国较为稀缺、进口依赖较高、价格持续高位上涨的金属资源, 废旧锂电的回收蕴含很大商机。
 
  在政策、利益、责任等多重动力驱动下,CATL、比亚迪等动力电池主流企业均展开针对动力电池回收的布局。我们认为,随着回收需求的爆发,政策的规范以及行业龙头的不断布局,动力电池回收的市场即将打开。同时,动力电池行业的龙头布局锂电回收的模式有助于回收体系的建立,进而引导行业向规范化发展。
 
  梯次利用+回收拆解:将废旧动力电池的价值发挥到极致
 
  梯次利用:退役动力电池的二次生机。 将从电动车上退役的动力电池(还有60-80%的剩余容量)重新检测筛选、配对成组后用于储能等对电池性能要求较低的领域,可缓解大批电池进入回收阶段的压力,同时提高资源使用效率。目前成本问题制约了梯次利用的发展, 我们认为,随着政策的持续推进以及相关企业的技术创新和项目试点,动力电池的梯次利用正获得越来越有力的支撑,市场化势在必行。
 
  回收拆解:回收工艺基本成熟,三元材料回收价值高。 废旧电池的回收拆解包括破碎拆解、材料分选、金属分离提纯等步骤,目前金属的回收率和纯度基本均可达 90%以上。 因此,富含贵金属的三元材料在拆解回收方面具有经济效益。 磷酸铁锂电池由于不含贵金属,从经济性角度分析, 拆解收益低于拆解成本, 磷酸铁锂电池的回收利用价值有望在梯次利用中体现。
 
  相关标的:
 
  天奇股份:产业布局思路清晰,自动化业务协同循环业务打造产业巨头:布局主业自动化及循环业务,循环板块目前已建立了从回收、拆解到交易的完整产业链,将大大受益潜力的锂电回收市场。其余建议关注布局钴回收产业链格林美(电新组覆盖);全球领先的动力电池系统提供商宁德时代。
 
  风险提示:
 
  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低于预期;生产者责任制度推行进度和效果低于预期;梯次利用成本下降幅度低于预期。
 
  投资案件
 
  1、关键假设、驱动因素以及主要预测关键假设:
 
  1、假设三元系材料中钴、镍、锰、锂含量比率约为 2.3%,12.1%,7.0%,1.9%,铝、铜比率约为12.7%,13.3%。假设目前技术能够实现钴、镍、锰贵金属材料回收率95%,锂盐回收率70%,铝、铜等金属材料回收率100%。三元电池回收收益4.42 万元/吨。
 
  2、使用 2017-12-29 日金属价格(电解钴 52.350 万元/吨、镍 9.625 万元/吨、锰 1.175 万元/吨、锂 91 万元/吨、铝 1.26 万元/吨、铜 5.45 万元/吨)测算拆解回收收益。用锂离子电池储能综合度电成本 0.6 元/Wh 来测算梯级利用回收收益。
 
  驱动因素:
 
  1、锂电池回收是环保性、安全性要求。
 
  2、三元锂电池中可回收金属材料含量比率高达 49.3%,其中贵金属镍、钴、锰含量超23%,在价格飞涨的背景下,回收是避免资源浪费的经济性要求。
 
  3、政策积极推动锂电池回收市场规范化发展。
 
  主要预测:
 
  1、预计 2018 年新能源车销量将突破 100 万辆,其中,乘用车+专用车电池需求量预计达 40GWh,商用车需求量预计达 13GWh。
 
  2、按商用车3 年电池寿命和乘用车5 年的电池使用寿命,预计2018 年退役动力锂电池达到11.09GWh,其中三元电池0.16GWh,磷酸铁锂电池10.93GWh,对应65.91 亿市场空间。2020 年市场空间达148 亿,2023 年报废量达74 万吨,达425 亿市场空间。
 
  3、锂电设备市场空间 2023 年达 130 亿,梯次 101.76 亿,拆解 28.36 亿,2018-2023 CAGR 39%。
 
  我们与市场不同的观点
 
  1、我国动力锂电回收后市场才刚刚起步,“前部市场”对“后部市场”的供给端传导给市场空间带来确定性趋势。市场成本端压力会在未来行业逐渐发展的过程中消减。
 
  梯次利用方面,随着动力电池编码制度及电池规格统一化规范化, PACK 方式梯次利用的普及,梯级利用难度会逐渐降低,经济效益逐渐凸显;资源回收方面,由于三元材料的占比逐渐扩张,同时贵金属原材料价格上涨趋势明显,回收效益会显著提高;同时由于行业规范性的提升,以及龙头企业不断布局带动产业升级加速的规模效应能够显著降低成本端压力。
 
  2、三元电池的原材料回收价值高,主要以拆解回收为主;磷酸铁锂电池回收利用价值有望在梯次利用中得到体现。
 
  从经济性的角度来说,三元材料拆解后回收的钴、锰、镍等贵金属价值大于拆解的总成本,具有很好的原材料回收价值。磷酸铁锂电池中有价值的回收金属较少,拆解回收收益无法覆盖成本。梯次利用对锂含量要求较大,然而在未来梯次利用成本逐渐降低的前提下,梯次利用经济性将会不断凸显。
 
  3、天奇股份从2013 年开始布局报废汽车回收市场,深耕循环产业。目前已经建立从回收设备、回收网络、产线、资源化能力的全产业链布局,长期看好成为全国领先的循环产业运营商。在锂电回收行业爆发的背景之下,公司主业自动化设备增长空间大,仓储、综合解决方案带来新的增长空间。
 
  2、股价催化剂:政策推进建立回收体系的情况超预期;技术以及商业模式的创新引发梯次利用成本大幅下降。
 
  3、主要风险因素:新能源汽车发展低于预期;生产者责任制度推行进度和效果低于预期。
 
  全文阅读
 
  1、动力锂电池后生命周期,开启百亿市场蓝海
 
  1.1、新能源车产销两旺,开启 2018年电池退役潮
 
  随着国际石油价格上扬及各国对于环保问题的逐渐重视,新能源汽车逐渐成为世界汽车产业的发展趋势。政策倾斜力度增加、大型车企抢滩布局、消费者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导致了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迅速扩张。2009 年密集扶持政策打开了我国新能源汽车增长的快车道,2011
 
  年行业进入产业化阶段,2014 年我国电动车市场更是呈现出井喷态势,产销量均同比大涨三倍以上。近年来更是产销两旺,2017 年全年新能源汽车累计生产79.4 万辆,销售77.2 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53.8%
 
  和 53.3%,2014-2017 产量复合增长率达 104%。国家“十三五”规划提出,截止 2020 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 200 万辆;近日中央四部委联合发布电动车免购置税政策延续至 2020 年,政策的倾斜更加佐证电动车是未来发展主流。我们预计 2018 年新能源汽车销量能够突破 100 万台。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屡创新高带来动力锂电池行业爆发式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