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制热线: 400-678-3556

宝鄂百科

全国电动助力车用密封铅酸蓄电池合格率为91.5%吗?

来源:宝鄂实业    2019-03-25 10:18    点击量:
国家质检总局通报的全国电动助力车用密封铅酸蓄电池质量联动监督抽查和生产企业调查结果显示,产品批次抽样合格率为91.5%。
 
    据了解,今年4月至9月,国家质检总局组织开展了全国电动助力车用密封铅酸蓄电池产品质量联动监督抽查和生产企业调查,涉及17个省(区、市)的生产企业,16家质检机构参与了产品检验工作。抽查依据GB/T22199-2008《电动助力车用密封铅酸蓄电池》要求,重点针对标志、外形尺寸、2hr容量、-15℃低温容量等11个项目进行了检验。
 
    本次共抽查了501家企业的504批次产品,调查了572家企业的生产条件。其中,458家企业的461批次产品合格,产品批次抽样合格率为91.5%。从抽查企业规模分类统计情况看,大中小型企业合格率均在90%以上,小型企业合格率略低。从抽查企业地域分布统计情况看,辽宁、吉林、上海、江苏等地抽查合格率达到90%以上,江西、云南等地抽查合格率低于70%。
 
    从抽查检验项目看,本次抽查不合格产品的主要问题及原因是2hr容量(电池基本容量)、-15℃低温容量、标志、充电接受能力、外形尺寸、过放电等项目不合格。
 
    据悉,国家质检总局已将本次全国电动助力车用密封铅酸蓄电池产品质量联动监督抽查情况通报了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并已责成相关省(直辖市)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对本次抽查不合格的产品及其生产企业依法进行处理。   
二次电池行业所涉及的法律法规主要包括生产许可和环境保护两个方面。其中,国家质检总局负责实施生产许可证制度,铅酸蓄电池生产过程中的环保不达标被列为关注重点,任何环保设施不健全,或虽有设施、但环境监测不合格的企业均将失去生产该类产品的资格;国家环保部负责行业环保基本制度及各项环保政策、法规和标准的制定和监管;国家卫生部负责职业病防治政策、法规及标准的制定和监管。2012年5月11日,国家工信部和环保部发布《铅蓄电池行业准入条件》,自2012年7月1日起实施,现有铅蓄电池及其含铅零部件生产项目,均应于2013年12月31日前达到本准入条件的要求。相关政策法规具体如下: 
 
 
 
铅酸蓄电池行业主要政策  
 
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产品不仅在电气工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更与现代化的生活息息相关,广泛应用于通信、备用电源、牵引动力、数码、电子、灯具、玩具、家用电器、器械仪表等各个领域。蓄电池行业的发达程度可以反映一国电气工业的制造水平,对国民经济建设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我国历来重视蓄电池产业的发展和技术升级,近年来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其行业规范、健康发展的产业政策,主要有: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中将锂离子电池、新型结构(卷绕式、管式等)密封铅蓄电池等动力电池、储能用锂离子电池和新型大容量密封铅蓄电池、超级电池和超级电容器列为鼓励发展的轻工产品;将开口式普通铅酸蓄电池、含镉高于0.002%的铅酸蓄电池(2013年底之前淘汰)列为淘汰类产品。《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07年修订)》将高容量全密封免维护铅酸蓄电池列为鼓励外商投资产业,将开口式(即酸雾直接外排式)铅酸电池列为禁止外商投资产业;《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11年修订)》将开口式(即酸雾直接外排式)铅酸电池列为禁止外商投资产业。发行人主导产品AGM和胶体电池属于鼓励发展的产品,发行人所生产的产品不包括上述淘汰类产品。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2006-2020》提出:“重点研究太阳能电池相关材料及其关键技术、燃料电池关键材料技术、高容量储氢材料技术、高效二次电池材料及关键技术、超级电容器关键材料及制备技术,发展高效能量转换与储能材料体系”,“重点研究开发混合动力汽车、替代燃料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整车设计、集成和制造技术,动力系统集成与控制技术,汽车计算平台技术,高效低排放内燃机、燃料电池发动机、动力蓄电池、驱动电机等关键部件技术,新能源汽车实验测试及基础设施技术等。”  
 
国家发改委在《轻工业技术进步与技术改造投资方向(2009-2011 年)》中将新型电池关键技术、材料与设备产业化列为重点行业技术创新与产业化,并明确指出其包括新型结构铅酸蓄电池、动力型锂离子电池和电极材料、隔膜、电解质等关键材料制备技术;另外在推进行业节能减排部分着重列示了电池产业,主要节能减排方向包括锂离子电池替代电动工具用镍镉电池以及废旧铅酸蓄电池规模化回收再利用。  
 
《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电池)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指出,铅酸蓄电池“十二五”期间的主要任务是,要积极推进清洁生产,鼓励采用节能技术,大力发展全密封免维护和胶体铅酸蓄电池,继续提高铅酸蓄电池比能量和使用寿命,加快超级铅酸电池的开发,加快动力和储能用铅酸电池和先进生产设备的开发和产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