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迎来固态电池,电池短板是否将不复存在?
来源:宝鄂实业
2019-03-27 09:40
点击量:次
任何事物都有一个发展轨迹,包括汽车行业也不例外,在新能源车型兴起的时候,电池和续航是被吐槽最多的问题。如今新能源车型将迎来重大变革。在以往的电池材质上,多数新能源车型都是采用三元锂电池,而这一类电池的短板在于电池能量密度无法达到理想值,即使能够达到也存在很大的不稳定性。作为新能源车型来说,电池的好坏就是决定一切的基础,如果电池无法取得突破,对于新能源的发展无疑是一个瓶颈。
也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固态电池顺应行业发展适时的出现了,固态电池不仅具有充电时间短、续航里程长的优点,同时由于他电解质的不可燃、不挥发、不漏液等特征,让固态电池的安全性比锂电池要强大很多。在制造结构上,固态电池更紧密、规模灵活性、设计弹性大等特点又可以让电动汽车将更多的电子元件用于驱动。可以说固态电池的出现很大程度的解决了三元锂电池的短板,也为电动汽车未来的发展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
因此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固态电池取代三元锂电池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现在看来只是一个时间问题。对于这个取代,就好比电脑上的机械硬盘和固态硬盘共存问题,目前电脑领域纯机械硬盘、机械硬盘和固态硬盘共存以及纯固态硬盘共同存在,这样的取代发展趋势也将是新能源车型的发展趋势,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目前已经有不少该领域的专家表示,三元锂电池是新能源车型发展的弊端,其作用已经达到了行业的天花板,对于国家在该行业制定的电池发展计划,截止2020年,锂电池密度达到350Wh/kg,这一个目标是不可能在实现了,因此将目光转向固态电池自然是最佳选择。
因此总体来说,固态电池的研发与发展,给新能源车型领域带来新的发展方向和高度,再一次提供了这一个行业的高度,也为接下来的行业进程更进一步。
凭借该技术,丰田将全固态电池的能量输出密度(按照体积)提高至约2.5kW/L。同时,成功将能量密度提高至400Wh/L,比2010年左右生产的锂离子(Li-ion)电池的能量密度高一倍。
丰田的混合动力技术在全球范围内遥遥领先,今年5月,李克强总也曾造访丰田工厂,考察电动汽车(EV)等尖端技术。对于用固态电池取代锂电池,丰田在2013年就已提出,此次再次确定商业化时间,也表明丰田在近些年一直在固态电池领域内不断发力,届时将引发全球汽车行业的革命。
“全固态电池”课题由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牵头承担,参与单位包括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团队主要开发了一系列高性能固态电解质材料、基于原位固态化的混合固液电解质电芯以及全固态锂电池单体,突破了从材料研发到电池集成的相关技术。
目前,这一科技成果已经走出实验室,迈入“产业门”。在该课题的基础上,江西赣锋锂业股份有限公司在宁波投资5亿元,筹建亿瓦时固态动力锂电池生产线。此外,中科院物理所也与北京卫蓝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在江苏溧阳成立了江苏卫蓝新能源电池有限公司,正在建设电池中试线。
目前,全球多个国家在布局全固态电池技术研发,力争在未来锂电池市场竞争中抢得先机。其中,丰田、本田、松下等日本23家汽车、电池和材料公司以及京都大学和日本物理化学研究所等15个学术机构宣布将斥资100亿日元,联合研发下一代电动车全固态锂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