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孚电池渠道优化之路迎来碱性电池互联网爆发时代
来源:宝鄂实业
2019-03-28 09:46
点击量:次
南孚电池高层在今年确定了营销“大渠道”的发展方向,“未来南孚将从基础电池业务往上延伸,一步步的往大渠道路线上走,这包括跟阿里等线上更有社会影响力的营销渠道合作。”
进入2015年,南孚也确定了三大核心关键词:产品再优化、业务平台化、市场开拓化,其中,业务平台化是南孚在渠道选择上的核心考量。为此,南孚在线上渠道的拓展,无疑成为业内人士的关注要点。传统技术型行业如何结合互联网的优势,再造南孚的营销神话呢?
对此,南孚电池的负责人表示:“南孚对互联网的态度,不是快速换皮,以损失产品价值的方式赚快钱,而是用一种”生态式”的线上运营模式,拓展渠道的运营系统,让产品的影响力全面放大,让其价值呈现几何级数的爆发式增长。”
“如果我们想进入别的领域,怎么做?”刘荣海一直在深深思考。或许同行“劲量”给出了一个可行之路。这家世界领先的电池和便携照明设备生产商在主业之外开拓了消费品领域,新业务的拓展对劲量控股的市值提升巨大。如今近90亿美元市值的劲量控股已经宣布将拆分两大部门并完成单独上市。
“南孚也可以做出这样的跨越。”刘龙海说,“我的想法也会对董事会讲,回归后的南孚会比以前更进取一些,会更进一步的去投入和加强合作。”如今南孚更多的在户外、光电产品、老人用品行业摸索前进,“这是一个没有人做的领域,如果能开辟这个市场,南孚有优势率先形成规模。”刘荣海说。
南孚在企业管理上,突破以往上至技术、管理团队,下至销售、生产团队,都是一贯由南孚“自己招聘、自己培养”,如今身处互联网时代,南孚这种做法是否能够适应销售推广的速度。带着这样的疑问,南孚电池在O2O互联网上的尝试,正向我们展示南孚的布局扩张,顺势而为。
雾霾将大家的环保意识提到了很高的层次,废旧电池回收宣传已深入人心,随着电池技术的不断发展,是否还需要“执古以绳今”呢?还是先说一下大众能看到的电池,普遍使用的电池有碱性干电池(包括但不限于AA:5号、AAA:7号、C:2号、D:1号、9伏电池,多用于报警器等要求电池寿命较长的产品),纽扣电池(电子表等),铅蓄电池(电动自行车,汽车等),锂离子电池(手机、电脑、相机等)以及不间断电源(UPS)。《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指出,重点防控的重金属污染物是铅、汞、镉、铬和类金属砷等。
大部分人对电池回收的态度是肯定的,他们认为电池和污染对等。如果你告诉他们于2003年10月9日发布的《废电池污染防治技术政策》中明确规定从2005年1月1日起停止生产汞量大于0.0001%的碱性锌锰电池,“在缺乏有效回收的技术经济条件下,不鼓励集中收集已达到国家低汞或无汞要求的废一次电池。”他们肯定会略显诧异。如果你再告诉他们环境保护部、国家发改委于2008年6月6日下发规定:家庭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废镍镉电池和氧化汞电池可以不按照危险废物进行管理,而可以随生活垃圾混合收集和填埋时,他们可能会摇摇头。那为什么上学时会有让我们写电池回收宣传语的习题?那随处可见的电池回收箱只是摆设?那废弃的电池真可以随生活垃圾一块儿丢弃吗?
作为市场主体也就是我们最常碰到的是锌锰电池、碱锰电池,占比80%左右,由于其汞含量已经在国家有关规定面前得以控制,不再会污染环境,也不会随着食物链进入人体,大家可以将其作为固体废弃物,随生活垃圾处理。
那需要回收的是什么样的电池呢?
首先,对小作坊生产的伪劣电池我们要坚决回收。另外如铅酸电池,因其含有重金属铅,放入环境可能增高人体的血铅浓度,对人的智力造成影响;除了铅酸电池,生活中用到的镍镉电池、可充电电池、纽扣电池(不在一般干电池的无汞禁令范围,仍允许少量汞的存在)等必须切实依照环保单位的指示回收。
或许你听过或者有过电瓶车电池被偷的经历,这是因为一个铅蓄电池能卖100多元呢;2010年1月1日起实施的《清洁生产标准 废铅酸蓄电池铅回收业》指出,相关资质企业铅电池的回收率必须达到95%以上,一些设备先进的企业甚至能达到98%,这是电池回收的一个正面例子。但是,由于铅酸电池含有约74%的铅极板、20%的硫酸,巨大利益的存在促使一些小作坊偷偷进行回收拆解,直接拆下铅极板,倾倒废酸,回收率不高不说,还会导致水和土壤的污染,溶于酸中的铅离子会进入环境。这也为废旧电池回收敲响了警钟,回收是好事,监管是大事,不能在回收污染物的同时又造成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