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制热线: 400-678-3556

宝鄂百科

电动车电池室内充电隐患重重,电动车电池爆炸到底有多危险?

来源:宝鄂实业    2019-03-28 10:55    点击量:
离子电池的使用条件和生产规格是有严格的规定的,因为过度放电,过充,短路,高温,剧烈撞击都有可能引起爆炸。锂离子电池内部一定会有安全保护电路和多重安全装置。一旦检测到过冲过放都会自动断开电路,内部压力过高还会通过排气装置减压,电池温度过高会触发高温熔断装置,终结还原反应。但是长时间的过充会从正极溢出过量的锂离子与溶液反应,放出热量加热了电池,促进了金属锂与溶剂,以及内部其他化学物质反应,放出大量热和气体,导致爆炸。
 
据全国知名火灾原因调查专家谢福根分析,电动车在充电时之所以容易起火,起火后容易酿成大灾甚至致人死亡,根本原因与密闭的充电环境、车主喜欢夜间充电的使用习惯和车自身的易燃材质有关。
动爆炸的几大原因:1.买到伪劣产品,黑心商家将劣质或回收电池用到车上,使得电动车易引发火灾。2.私自改造,为了达到某种效果,用户私自对电动车进行改造,造成电路不稳或过载引发火灾,如加大电瓶、安装音响等。3.充电线路问题,充电时的线路老化或线径太小,造成不能承受充电时的功率,导致发热量过大引发火灾。4.充电时间过长,由于充电时间过长造成电池过冲也容易造成电池燃烧从而引发火灾。
 
电动车的电池爆炸可能会炸伤距离电池爆炸最近的人群,但是火灾是大范围蔓延的,尤其是在一些小区楼道或小区楼下停放电动车充电的情况,一旦爆炸引燃一些易燃物(如生活垃圾),再进一步产生引爆天然气管道,那么后果不堪设想!因为通常生活小区的天然气管道都是外部铺设,如果遇到火灾,很容易发生危险。
有关人员曾做过关于电动车电池爆炸的实验。在楼梯间引燃3辆电动车短短几分钟,浓烟滚滚。实验人员在大楼的顶楼放置一个测量一氧化碳的装置,结果显示一氧化碳浓度为772ppm,要知道人在一氧化碳600ppm环境下,几分钟就没命了,实验人员还在每层楼都放置一只小仓鼠,各层楼中的小仓鼠无一生还,也就是说,如果在家里发生电动车爆炸,即便是在屋里其他着火的地方,也是不安全的。
 
 
3月10日,知名自媒体人“王左中右”发微博称,“3月6日凌晨4点,家里在某品牌专卖店刚买一个多月的电瓶电池在正常充电过程中突然爆炸起火,从睡梦中惊醒的家人死里逃生,但整个家全烧没了”。目前引起了新能源、电动车等行业的注意。
 
其实电池爆照不是个案,目前市场上电池主要分为铅酸电池和锂电池,锂电池虽然性能高于铅酸电池,但是因为制造工艺上不完善,锂电池爆照案要高于铅酸电池。目前这位大V博主的电池爆照案还在调查中,不过目前调查结果还未公示,是非曲直我们不便判断。
 
不过这里小编还是希望广大的电动车车主充电还是不要在室内充电,目前电动车引起的火灾,90%是发现在充电环节,电动车车体大部分为易燃可燃材料,一旦起火,燃烧速度快,并产生大量有毒烟气,人员逃生困难,极易造成伤亡。3辆停放在1楼楼道内的电动车起火后,浓烟很快封堵了逃生通道,明火燃烧104秒火焰温度达到284℃,烟气温度约为81℃;明火燃烧约7分钟后火焰瞬时最高温达到1105.9℃,烟气温度高达约500℃。
 
 
目前很多社区都存在一些不规范的充电现象,电瓶车在室内或楼道充电、私拉电线充电等,安全隐患确实不容忽视,在家中或公共楼道内为电瓶车或电瓶充电都是比较危险的事,对家人或整幢楼居民的安全都存在隐患.虽然不少社区安装了集中充电区域,但是很多市民感觉充电贵,其实算起来,自己私拉电线充电电费和在公共场所充电也没有节省多少钱,反而增加了安全隐患,为什么非要等到事故发现了,再去悔恨呢?
 
2017年12月29日,公安部发布了《关于规范电动车停放充电加强火灾防范的通告》,明确提出“严禁在建筑内的共用走道、楼梯间、安全出口处等公共区域停放电动车或者为电动车充电。”但是目前很多社区电动车充电仍然不规范,私拉电线充电、楼道内充电、室内充电等不规范充电,增加安全隐患。
 
近年,部分城市已经在探索和推广电瓶车集中停放、集中充电、安装智能充电站。具备智能断电充满自停等功能,一方面解决了社区日常充电需求,另外也减少了因为电动车充电导致的火灾隐患。大家不妨尝试一下,任何困难总会解决,互联网的发展,也给大家带来了诸多的便利。
 
 
有功率检测的充电站
电动车问题已经成为各个城市管理的一道难题,很多市民希望有关部门摸清电动车底数,加强登记管理,根据小区实际情况,或改造停车充电装置,或跨社区提供集中管理服务。同时执法部门加大对楼道停放电动车或充电等危险行为的处罚。当然实现安全充电,还是需要广大车主自觉性,避免不规范的充电方式,安全意识常念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