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酸电池双巨头去年营收均增长 但净利一增一降
来源:宝鄂实业
2019-03-28 11:19
点击量:次
铅酸电池两大巨头去年均实现营收增长,但净利走向并不一致。 3月25日,天能动力(00819.HK)发布年报称,2018年实现营收约345.52亿元,同比增长28.43%;实现盈利12.52亿元,较上年增长6.29%。 其中,天能动力电动自行车及电动三轮车电池营收约262.9亿元,同比增长21.11%,占到销售收入的76%;微型电动车销售收入约20.05亿元,同比增长35.81%。 因铅酸电池在安全性和性价比方面具有优势,目前,电动自行车、电动三轮车等低速电动车仍主要使用铅酸电池。美国咨询公司Frost & Sullivan曾在报告中预计,2016-2021年间,中国电动自行车市场上的铅酸电池销量将维持5.4%的年复合增长率。 中国是全球电动自行车生产和销售第一大国。中国自行车协会和工信部的数据显示,近年来,中国电动自行车年产量稳定在3000万辆左右,目前,全社会保有量约2.5亿辆。 与天能动力营收、利润双增长不同,超威动力出现了业绩下滑。 2018年,超威动力(00951.HK)实现收入269.48亿元,同比增长9.3%;实现利润4.13亿元,同比下降9.3%。 超威动力未透露业绩下滑原因。但界面新闻记者注意到,其分销及销售、行政、研发等开支,以及融资成本均较上年有较大幅度增长。 去年,超威动力毛利率较2017年的11.9%小幅增长至12.0%。超威动力表示,毛利率上升,主要因为铅酸电池售价于2018年下半年有所改善。 超威动力将营收增长归因于电动自行车、电动三轮车及特殊用途电动汽车电池以及锂离子电池销售额的上升。 作为主要收入来源,超威动力去年铅酸动力电池实现销售收入246.17亿元,同比增加9%。其中,电动自行车电池销售收入194.17亿元,同比增加7.3%;电动三轮车电池及特殊用途电动车电池的销售收入约52亿元,同比上升约15.8%。 随着锂电池应用范围快速拓展,锂电池业务正成为两家公司重点发力的新增长点。 2018年,天能动力的新能源电池销售收入为5.53亿元。超威动力锂电池销售收入为7.91亿元,同比增长241.2%。 但受补贴加速退坡、原材料涨价、主机厂压价以及市场竞争加剧等多重因素影响,两家公司的锂电池业务发展仍有待加速,在营收中的占比仍旧不高。 2018年,天能动力的锂电池收入约占公司总营收的1.6%,超威动力的这一数字约为2.93%。 2018年5月,工信部发布《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这一电动自行车新强制性国家标准将于2019年4月15日起实施。 超威动力认为,新标准实施将推动电动自行车的升级换代,未来,电动自行车市场对锂电池的需求也将有所提升。 除了发展动力电池,天能动力也在全面进军储能行业。去年,该公司建设完成首个150KW/1.6MWh商业化用户侧储能电站并交付使用。 2018年,天能动力的控股股东天能集团,及超威动力的控股股东超威集团,分别入选2018全球新能源企业500强第15位和第25位。
在电池组受到机械损伤的情况下,一旦高电流流经受损伤的区域时,该区域温度会上升。在传统的电池解决方案中,电池会直接受到影响,因为其材料会迅速膨胀,从而导致爆炸和电池起火。 相较之下,Ecovolta的电池组在发生机械损伤时,只有电池连接处的局部温度会升高。然后,连接处会融合,将受损的电池与完好的电池组分离开来,电池组的其余部分仍可正常工作。综合实验室的试验表明,只有当分离开的电池的容量丢失,整个电池组的容量才会下降。 Ecovolta的所有动力电池都使用了该安全概念,从而可使电池的容量达到10 Wh到几百千瓦时,电压达到12伏至600伏,以及形成任何理想的电池形状。此外,Ecovolta的evoTractionBattery也采用了该概念。该公司的标准化的动力电池在无需主动冷却的情况下,能力密度可达200 Wh/kg。 Ecovolta公司的首席技术官Paul Hauser表示:“Ecovolta的该概念为电动汽车供应商提供了一个电池解决方案,即使对小型和中型电动汽车来说,也是最高安全标准的经济型解决方案
据科技日报10月11日报道,近日,日本最新一艘苍龙级“凰龙”号常规动力潜艇下水,这是日本的第11艘苍龙级潜艇。尤为使人关注的是,该潜艇是世界上第一艘使用锂离子电池作为动力的潜艇。日本《产经新闻》称,“该艇是世界上第一艘采用和电动汽车相同的‘锂离子聚合物’电池的作战潜艇”。
科技日报记者了解到,苍龙级潜艇在设计之初,就以其“锂离子电池推进”为噱头,获得极大关注,但前10艘苍龙级仍然和很多AIP常规潜艇类似,采用了瑞典“斯特林”AIP系统。
军事科普作家陈光文对此表示,“日本在‘凰龙’号以及后续苍龙级潜艇上使用‘锂电池+柴油机’动力组合,除了提高该型艇的战术性能外,还承担着为‘3000吨型潜水舰’(29SS型)进行使用锂离子电池试验的任务,而后者是一定会使用这一先进推进技术的。”
锂离子电池将弥补苍龙级不足
苍龙级潜艇大概要算是当今世界最著名的AIP潜艇了。苍龙级潜艇也被称为“平成16年度潜艇计划”(简称为16SS型),是日本海上自卫队现役最新锐的潜艇类型。
“这型潜艇据称有几个世界第一,排水量高达4200吨是,世界最大的作战型常规潜艇;潜深可达500米,是潜深最大的常规潜艇;同时还号称作战能力世界最强的常规潜艇。因此苍龙级潜艇被誉为日本的骄傲,是日本所谓的‘准核潜艇’。”陈光文介绍,苍龙级是亲潮级“柴-电潜艇”的大幅改进型,引进了瑞典的“斯特林”发动机,是亚洲第一型采用AIP系统的潜艇。该级艇采用了先进的叶卷型艇型,可将敌方主动声呐探测距离降低50%的新型消音瓦,以及X型尾舵设计,这使其水下噪音水平达到了105分贝,优于著名的“大洋黑洞”——俄罗斯基洛级常规潜艇。由于采用了高度自动化的控制技术,该级艇将艇员人数控制在65人,从而提供了相对舒适宽裕的内部空间。
陈光文指出,“苍龙级AIP潜艇早前的10艘采用的是4台‘斯特林’发动机,可以使其在水下潜航时间达到两周,这比未装备AIP系统的常规潜艇高约5倍,具有很强的隐蔽性。但经过验证发现,早期的苍龙级潜艇储备浮力不足——只有约600吨。按照一般的原则,排水量为4000吨级的潜艇,应该要大于1000吨才算合适。此外,4台‘斯特林’发动机总共400千瓦的推进功率,相对一艘拥有如此巨大排水量的潜艇来说,仍然存在不足。”
“当然,更重要的是,近年来日本在汽车‘锂离子聚合物’电池技术方面取得突飞猛进。所以,日本迫切需要应用自己最新的技术,以提高新型AIP潜艇的性能。”他说。
“凰龙”号成为新式“柴-电”潜艇
常规动力潜艇中柴电动力系统通常由柴油机、发电机、蓄电池与电动机组成。潜艇使用柴油机配合电动机作为动力来源。柴油机负责潜艇在水面上航行以及给蓄电池充电的动力来源。而在水面下,潜艇使用蓄电池中的电力推进航行。这就是“柴-电”潜艇。
不过蓄电池中的电力只能维持很短的时间,就必须浮上水面,或者采用通气管,运行柴油机为蓄电池充电。因此,“柴-电”潜艇的隐蔽性能就大大降低了。资料显示,普通“柴-电”潜艇的水下续航能力非常有限,仅为10-100小时。
鉴于此,科学家们又研发了不依赖空气的动力推进系统来提升常规动力潜艇的水下自持力,这就是AIP系统。
记者了解到,苍龙级使用2台柴油机、4台“斯特林”发动机、铅酸蓄电池和1台主推进电动机作为推进系统,潜航性能有大幅提升。而其第11艘“凰龙”号在维持规格和航速不变的情况下,使用锂离子电池替换掉整个“斯特林”发动机的AIP动力系统和铅酸蓄电池。
“因此,用锂电代替铅酸电池和AIP系统的‘凰龙’号重新成为了‘柴-电’潜艇。当然,此‘柴-电’与早前传统意义上的‘柴-电’已非同日而语。”陈光文指出。
资料显示,锂离子电池比铅酸电池能量密度更高,充电效率更高,寿命也更长。可以简单的理解为,使用锂离子电池既大幅减轻重量又增加了潜艇的电能。
陈光文更进一步指出,“‘凰龙’号潜艇使用了大规模锂离子电池,可以省去4台‘斯特林’发动机和部分铅酸蓄电池的重量,而这个省去的重量,恰好可以大幅提升该艇的储备浮力,当然也留出了更多的艇内空间。同时,也不用频繁上浮充电。而艇内传动机械的大量减少赋予了‘凰龙’号相较于前10艘苍龙级潜艇更加优越的静音性能,并且充电速度更快。而且,大规模锂离子电池所带来的爆发能量输出也相较4台慢悠悠的‘斯特林’发动机更强,赋予了‘凰龙’号更好的瞬时机动能力,这对于攻击型潜艇来说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