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电动车电池冬天续航短,是充不进电还是充进电后电量流失呢?
来源:宝鄂实业
2019-03-30 13:22
点击量:次
随着史上最严的国六尾气排放标准的提出,以及国家对于新能源汽车鼓励发展,电动车在近两年来发展迅速。尤其是今年国内油价地快速高涨,高额的油价让很多车主大呼用不起汽车了。电动车受到国家政策福利的支持,以及使用电力作为动力来源,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当下人们对于出行的需求。所以,电动车的销量在今年尤为突出,和相对低迷的传统汽车市场相比,电动车的发展,成绩突出。但是电动车的使用还是有着很大的缺点的,那就是进入冬季后,电动车的续航能力降低,行驶里程明显降低。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如今市面上使用的大多数电动车使用的电池都是三元锂离子电池,这种电池是通过一定的化学反应产生的电量。几乎所有的化学反应都是与温度有着很大的关系的,锂电池也是如此。锂电池一般才常温的情况下才能发挥最好的电池容量性能,一旦温度低于0度的时候,电池的容量就会下降到60%左右。如果气温下降到-20度的时候,锂电池将彻底失去电力,无法产生电力。所以,冬季电动车续航能力下降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一般都是电池的容量降低的缘故。
其次就是频繁使用暖风系统。因为不同于传统的燃油车,纯电动汽车是没有办法产生热源的,不能像燃油车那样通过发动机的自燃产生一定的热量。纯电动汽车想要使用暖风系统,就需要完全依靠电力发热来进行实现功能。开车后使用暖风系统,功率甚至高达6.9kw,和四五个电吹风的功率差不多,是非常耗电的。在车内的温度提升上来的时候,暖风系统的功率也在2kw。如果汽车的车厢比较大,设定的温度值更高的话,耗电量会更大。
所以冬季使用电动车的时候,如果想要提高汽车的续航能力的话,一方面可以从电池入手,使用高配版的“镍氢电池”。这种电池的使用,就是为了规避“低温效应”。在一些极寒地带,一般都会使用镍镉电池、镍氢电池作为电源。这种电池能够有效避免气温过低导致的汽车续航能力减弱,电池容量低的情况。另一方面,可以适当减少暖风系统的使用,或者将温度调试的尽量不要太高,这样也是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少电池的损耗
锂电池行业的高增长态势在A股半年报预告中显露无遗。记者统计发现,截至目前,已有43家锂电池产业链企业发布了2017年半年度业绩预告,报喜公司达到29家,占总数比例近七成;净利润同比增长上限超过100%的公司达到16家,占总数比例近四成。其中,处于锂电池产业链中游的锂电正极材料公司、锂电设备公司的业绩增长尤为突出。
锂电正极材料产销两旺
作为锂电正极材料龙头企业,当升科技预计上半年实现净利润1.35亿元至1.45亿元,同比增长269.60%至296.98%。公司表示,业绩出现大幅增长的主因是,报告期内,公司锂电正极材料业务和智能装备业务均保持较快增长态势。
锂电池行业公司业绩爆发
7月24日互动易信息显示,广发证券、中国人寿、民生证券等十几家机构对当升科技进行调研,重点关注了公司正极材料产品的相关情况。当升科技表示:“目前公司产品的市场需求量较好,江苏当升二期工程一阶段去年投产以后,公司马不停蹄地开始建设二期二阶段,力争今年第三季度完成建设并投产。二期二阶段投产后,公司将根据市场需求进行评估,尽快启动江苏当升三期工程的建设。”
同样因为市场需求旺盛,科恒股份预计上半年净利润将同比增长1239.86%至1483.47%。公司称,业绩大幅同比上升的原因是,报告期内,公司主要产品锂电池正极材料的销售订单同比大幅增长,锂电池正极材料生产线满负荷生产,且由于部分新增产能的释放,产销量较上年同期大幅增长,销售毛利率与上年同期相比明显上升。
公司业绩的大幅预增同样吸引了一波机构前来调研,关注于公司正极材料今年的产能情况。科恒股份介绍:“英德基地3000吨/年三元产能基本建设完成,英德基地本月11日举办了开业仪式,目前已开始正式生产,这将使公司高端三元产能大幅提升。”据悉,后续9月份左右会建成部分动力磷酸铁锂和高电压钴酸锂产能。
在行业人士看来,目前锂电正极材料行业总体低端产品竞争比较激烈,高端的钴酸锂和三元还是以进口为主,若未来新能源汽车放量较快,国内目前高端正极材料的产能将远远满足不了需求,因此未来动力电池厂家将更加倾向于选择能够供应高端动力正极材料的企业。
锂电设备龙头增速明显
随着新能源汽车销量持续走强、动力电池需求量的大增,锂电设备需求明显提升。赢合科技预计,上半年公司净利润将同比增长99.41%至128.88%。公司表示,锂电池行业快速持续发展,使得锂电设备需求显著,公司在稳定原有客户的基础上,积极开拓动力锂电行业新客户,动力锂电池相关设备的生产销售业绩较上年同期有显著提升。
与赢合科技一样,受益于下游需求旺盛,先导智能预计,公司上半年净利润将达到1.62亿元至1.90亿元,同比增长70%至100%。值得一提的是,公司收购泰坦新动力后将充分发挥协同效应。公司表示,公司的锂电池前端、中端生产设备制造业务和泰坦新动力的锂电池后端生产设备制造业务能形成较好的业务协同,将延伸公司锂电池生产设备业务链。
此前在机构调研时,先导智能还表示,公司已通过新建厂房及租赁厂房解决产能瓶颈问题。公司新的锂电池设备基地预计第三季度将释放产能。公司未来将继续在锂电设备领域考虑外延发展,不断研发新技术新产品,以适应当前正处发展上升阶段的行业趋势。
业内人士认为,受市场规模增大、旧设备换代、进口替代率提高、电池企业设备分段打包的趋势等因素影响,锂电设备领域内的龙头企业业务量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将继续保持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