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电池的正负极搭错了,对电池有影响吗?
来源:宝鄂实业
2019-03-30 14:54
点击量:次
店铺有上的线接反了,因为并不是着车状态,所以发电机是没有工作的,并不会对电瓶进行充电,因为一般不会对电瓶本身带来什么伤害,倒是可能会损坏车上的一些车载电器,请关注:容济点火器
1、负载分为三种类型,一种是阻性的,接反了任何时候都不会产生影响;一种是感性的,接反了,反电动势可能在某些场合起到不良影响,比如一些变压器之类的,可能会产生输出端反压引起烧东西,电机之类的会反转引起机械问题,但是如果只是电抗作用,是没有副作用的;最后一种是容性负载,如果是电解电容,接反了正负电直接引起电容爆炸,而无极性的电容当然也不会有任何问题。
2、一般厂家出品的控制类系统,比如ECU,都经过EMC等标准严格测试的,本身就有防接反的要求,在设计时候已经考虑了这个接反的误操作可能性,所以即使你接反了电瓶这边正负线,并不会直接引起它们损坏,只是无法正常工作而已。
3、一些后市场自己增加的车载电器,比如一些导航系统,一些音乐播放器之类的,大点品牌的规模厂家,一般也会考虑到防接反设计保护,但是一些小厂家,为了节约成本,或者是设计疏忽,就很难讲了,如果没有防接反设计,里边一般都会有电解电容,电解电容会直接爆掉的。
4、一般插反了,电流可能会瞬间增大,车上的保险装置会起到保护作用,往往大多数情况都是烧了保险,你把电瓶正负线,颠倒回来,更换一个保险,基本上是不会有什么问题的,但是如果有冒烟或者异味,当然是烧了东西,要仔细查找并解决问题才可以通电了。
5、有些车子,是靠电瓶保存部分数据,如果电瓶断电了,可能要重新找厂家售后部分重新刷写数据。如果接反了直接启动,不排除可能会烧掉启动系统。
6、如果是电瓶充电线接反了,在着车状态,电瓶极板的材料会被充坏,也就是无法继续使用了,要更换,而且弄不好整流器这些器件也可能会烧掉。
锂电池行业的高增长态势在A股半年报预告中显露无遗。记者统计发现,截至目前,已有43家锂电池产业链企业发布了2017年半年度业绩预告,报喜公司达到29家,占总数比例近七成;净利润同比增长上限超过100%的公司达到16家,占总数比例近四成。其中,处于锂电池产业链中游的锂电正极材料公司、锂电设备公司的业绩增长尤为突出。
锂电正极材料产销两旺
作为锂电正极材料龙头企业,当升科技预计上半年实现净利润1.35亿元至1.45亿元,同比增长269.60%至296.98%。公司表示,业绩出现大幅增长的主因是,报告期内,公司锂电正极材料业务和智能装备业务均保持较快增长态势。
锂电池行业公司业绩爆发
7月24日互动易信息显示,广发证券、中国人寿、民生证券等十几家机构对当升科技进行调研,重点关注了公司正极材料产品的相关情况。当升科技表示:“目前公司产品的市场需求量较好,江苏当升二期工程一阶段去年投产以后,公司马不停蹄地开始建设二期二阶段,力争今年第三季度完成建设并投产。二期二阶段投产后,公司将根据市场需求进行评估,尽快启动江苏当升三期工程的建设。”
同样因为市场需求旺盛,科恒股份预计上半年净利润将同比增长1239.86%至1483.47%。公司称,业绩大幅同比上升的原因是,报告期内,公司主要产品锂电池正极材料的销售订单同比大幅增长,锂电池正极材料生产线满负荷生产,且由于部分新增产能的释放,产销量较上年同期大幅增长,销售毛利率与上年同期相比明显上升。
公司业绩的大幅预增同样吸引了一波机构前来调研,关注于公司正极材料今年的产能情况。科恒股份介绍:“英德基地3000吨/年三元产能基本建设完成,英德基地本月11日举办了开业仪式,目前已开始正式生产,这将使公司高端三元产能大幅提升。”据悉,后续9月份左右会建成部分动力磷酸铁锂和高电压钴酸锂产能。
在行业人士看来,目前锂电正极材料行业总体低端产品竞争比较激烈,高端的钴酸锂和三元还是以进口为主,若未来新能源汽车放量较快,国内目前高端正极材料的产能将远远满足不了需求,因此未来动力电池厂家将更加倾向于选择能够供应高端动力正极材料的企业。
锂电设备龙头增速明显
随着新能源汽车销量持续走强、动力电池需求量的大增,锂电设备需求明显提升。赢合科技预计,上半年公司净利润将同比增长99.41%至128.88%。公司表示,锂电池行业快速持续发展,使得锂电设备需求显著,公司在稳定原有客户的基础上,积极开拓动力锂电行业新客户,动力锂电池相关设备的生产销售业绩较上年同期有显著提升。
与赢合科技一样,受益于下游需求旺盛,先导智能预计,公司上半年净利润将达到1.62亿元至1.90亿元,同比增长70%至100%。值得一提的是,公司收购泰坦新动力后将充分发挥协同效应。公司表示,公司的锂电池前端、中端生产设备制造业务和泰坦新动力的锂电池后端生产设备制造业务能形成较好的业务协同,将延伸公司锂电池生产设备业务链。
此前在机构调研时,先导智能还表示,公司已通过新建厂房及租赁厂房解决产能瓶颈问题。公司新的锂电池设备基地预计第三季度将释放产能。公司未来将继续在锂电设备领域考虑外延发展,不断研发新技术新产品,以适应当前正处发展上升阶段的行业趋势。
业内人士认为,受市场规模增大、旧设备换代、进口替代率提高、电池企业设备分段打包的趋势等因素影响,锂电设备领域内的龙头企业业务量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将继续保持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