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制热线: 400-678-3556

宝鄂百科

解析不要等到蓄电池亏电才想起维护--汽车蓄电池维护攻略

来源:宝鄂实业    2019-03-30 15:45    点击量:
在我们的日常用车中,有一些汽车部件是在我们平时感受不到的地方默默的工作着。一旦这些部件保养不及时,造成的问题可能比较严重。比如说汽车上的蓄电池,在亏电严重的情况下,连打火都是问题,更别说开车走人了。
 
 
一般来说,现在新车上使用的基本上都是免维护的蓄电池,原车蓄电池正常使用可以达到3年以上的寿命,使用四五年的也大有人在,这个主要和平时的驾驶习惯有关。其实,蓄电池“寿终正寝”都是有一些预兆的。如果平时打火时间变长,同时大灯变暗,当然,还有一个最直观的方法,仪表盘在蓄电池出问题的时候会有一个红色的电池图标。出现这些症状的时候,最好尽快去检查下蓄电池电压,毕竟蓄电池废掉是挺突然的。
 
 
那平时应该怎样去保养蓄电池呢?其实还是由一些注意事项的。首先,就是打火的时候,尽量把一些大功率的用电设备关掉,比如空调制冷、座椅加热、大功率音响等等,免得造成蓄电池用电负荷过大,从而被烧掉。
 
 
第二就是如果每次用车的时间都很短,比如每天上下班十几分钟,这样可能造成电池亏电,主要是用车时间短,发电机充的点还没消耗的多。这种情况下,做好隔段时间就给蓄电池彻底充满,减少长期电量不足造成的寿命减少问题。第三就是长期不用车的时候, 尽量把负极断开。蓄电池多多少少都有些自放电,而且车子熄火后,有些设备还是在用电的,虽然不大,但是扛不住时间长啊。最后就是打不着火的时候,不要频繁打火,做好停个10秒在继续打。
锂电池行业的高增长态势在A股半年报预告中显露无遗。记者统计发现,截至目前,已有43家锂电池产业链企业发布了2017年半年度业绩预告,报喜公司达到29家,占总数比例近七成;净利润同比增长上限超过100%的公司达到16家,占总数比例近四成。其中,处于锂电池产业链中游的锂电正极材料公司、锂电设备公司的业绩增长尤为突出。
 
锂电正极材料产销两旺
 
作为锂电正极材料龙头企业,当升科技预计上半年实现净利润1.35亿元至1.45亿元,同比增长269.60%至296.98%。公司表示,业绩出现大幅增长的主因是,报告期内,公司锂电正极材料业务和智能装备业务均保持较快增长态势。
 
 
锂电池行业公司业绩爆发
 
7月24日互动易信息显示,广发证券、中国人寿、民生证券等十几家机构对当升科技进行调研,重点关注了公司正极材料产品的相关情况。当升科技表示:“目前公司产品的市场需求量较好,江苏当升二期工程一阶段去年投产以后,公司马不停蹄地开始建设二期二阶段,力争今年第三季度完成建设并投产。二期二阶段投产后,公司将根据市场需求进行评估,尽快启动江苏当升三期工程的建设。”
 
同样因为市场需求旺盛,科恒股份预计上半年净利润将同比增长1239.86%至1483.47%。公司称,业绩大幅同比上升的原因是,报告期内,公司主要产品锂电池正极材料的销售订单同比大幅增长,锂电池正极材料生产线满负荷生产,且由于部分新增产能的释放,产销量较上年同期大幅增长,销售毛利率与上年同期相比明显上升。
 
公司业绩的大幅预增同样吸引了一波机构前来调研,关注于公司正极材料今年的产能情况。科恒股份介绍:“英德基地3000吨/年三元产能基本建设完成,英德基地本月11日举办了开业仪式,目前已开始正式生产,这将使公司高端三元产能大幅提升。”据悉,后续9月份左右会建成部分动力磷酸铁锂和高电压钴酸锂产能。
 
在行业人士看来,目前锂电正极材料行业总体低端产品竞争比较激烈,高端的钴酸锂和三元还是以进口为主,若未来新能源汽车放量较快,国内目前高端正极材料的产能将远远满足不了需求,因此未来动力电池厂家将更加倾向于选择能够供应高端动力正极材料的企业。
 
锂电设备龙头增速明显
 
随着新能源汽车销量持续走强、动力电池需求量的大增,锂电设备需求明显提升。赢合科技预计,上半年公司净利润将同比增长99.41%至128.88%。公司表示,锂电池行业快速持续发展,使得锂电设备需求显著,公司在稳定原有客户的基础上,积极开拓动力锂电行业新客户,动力锂电池相关设备的生产销售业绩较上年同期有显著提升。
 
与赢合科技一样,受益于下游需求旺盛,先导智能预计,公司上半年净利润将达到1.62亿元至1.90亿元,同比增长70%至100%。值得一提的是,公司收购泰坦新动力后将充分发挥协同效应。公司表示,公司的锂电池前端、中端生产设备制造业务和泰坦新动力的锂电池后端生产设备制造业务能形成较好的业务协同,将延伸公司锂电池生产设备业务链。
 
此前在机构调研时,先导智能还表示,公司已通过新建厂房及租赁厂房解决产能瓶颈问题。公司新的锂电池设备基地预计第三季度将释放产能。公司未来将继续在锂电设备领域考虑外延发展,不断研发新技术新产品,以适应当前正处发展上升阶段的行业趋势。
 
业内人士认为,受市场规模增大、旧设备换代、进口替代率提高、电池企业设备分段打包的趋势等因素影响,锂电设备领域内的龙头企业业务量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将继续保持增长。

产品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