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迎来固态电池,电池短板是否将不复存在呢?
来源:宝鄂实业
2019-03-30 15:52
点击量:次
任何事物都有一个发展轨迹,包括汽车行业也不例外,在新能源车型兴起的时候,电池和续航是被吐槽最多的问题。如今新能源车型将迎来重大变革。在以往的电池材质上,多数新能源车型都是采用三元锂电池,而这一类电池的短板在于电池能量密度无法达到理想值,即使能够达到也存在很大的不稳定性。作为新能源车型来说,电池的好坏就是决定一切的基础,如果电池无法取得突破,对于新能源的发展无疑是一个瓶颈。
也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固态电池顺应行业发展适时的出现了,固态电池不仅具有充电时间短、续航里程长的优点,同时由于他电解质的不可燃、不挥发、不漏液等特征,让固态电池的安全性比锂电池要强大很多。在制造结构上,固态电池更紧密、规模灵活性、设计弹性大等特点又可以让电动汽车将更多的电子元件用于驱动。可以说固态电池的出现很大程度的解决了三元锂电池的短板,也为电动汽车未来的发展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
因此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固态电池取代三元锂电池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现在看来只是一个时间问题。对于这个取代,就好比电脑上的机械硬盘和固态硬盘共存问题,目前电脑领域纯机械硬盘、机械硬盘和固态硬盘共存以及纯固态硬盘共同存在,这样的取代发展趋势也将是新能源车型的发展趋势,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目前已经有不少该领域的专家表示,三元锂电池是新能源车型发展的弊端,其作用已经达到了行业的天花板,对于国家在该行业制定的电池发展计划,截止2020年,锂电池密度达到350Wh/kg,这一个目标是不可能在实现了,因此将目光转向固态电池自然是最佳选择。
锂电池行业的高增长态势在A股半年报预告中显露无遗。记者统计发现,截至目前,已有43家锂电池产业链企业发布了2017年半年度业绩预告,报喜公司达到29家,占总数比例近七成;净利润同比增长上限超过100%的公司达到16家,占总数比例近四成。其中,处于锂电池产业链中游的锂电正极材料公司、锂电设备公司的业绩增长尤为突出。
锂电正极材料产销两旺
作为锂电正极材料龙头企业,当升科技预计上半年实现净利润1.35亿元至1.45亿元,同比增长269.60%至296.98%。公司表示,业绩出现大幅增长的主因是,报告期内,公司锂电正极材料业务和智能装备业务均保持较快增长态势。
锂电池行业公司业绩爆发
7月24日互动易信息显示,广发证券、中国人寿、民生证券等十几家机构对当升科技进行调研,重点关注了公司正极材料产品的相关情况。当升科技表示:“目前公司产品的市场需求量较好,江苏当升二期工程一阶段去年投产以后,公司马不停蹄地开始建设二期二阶段,力争今年第三季度完成建设并投产。二期二阶段投产后,公司将根据市场需求进行评估,尽快启动江苏当升三期工程的建设。”
同样因为市场需求旺盛,科恒股份预计上半年净利润将同比增长1239.86%至1483.47%。公司称,业绩大幅同比上升的原因是,报告期内,公司主要产品锂电池正极材料的销售订单同比大幅增长,锂电池正极材料生产线满负荷生产,且由于部分新增产能的释放,产销量较上年同期大幅增长,销售毛利率与上年同期相比明显上升。
公司业绩的大幅预增同样吸引了一波机构前来调研,关注于公司正极材料今年的产能情况。科恒股份介绍:“英德基地3000吨/年三元产能基本建设完成,英德基地本月11日举办了开业仪式,目前已开始正式生产,这将使公司高端三元产能大幅提升。”据悉,后续9月份左右会建成部分动力磷酸铁锂和高电压钴酸锂产能。
在行业人士看来,目前锂电正极材料行业总体低端产品竞争比较激烈,高端的钴酸锂和三元还是以进口为主,若未来新能源汽车放量较快,国内目前高端正极材料的产能将远远满足不了需求,因此未来动力电池厂家将更加倾向于选择能够供应高端动力正极材料的企业。
锂电设备龙头增速明显
随着新能源汽车销量持续走强、动力电池需求量的大增,锂电设备需求明显提升。赢合科技预计,上半年公司净利润将同比增长99.41%至128.88%。公司表示,锂电池行业快速持续发展,使得锂电设备需求显著,公司在稳定原有客户的基础上,积极开拓动力锂电行业新客户,动力锂电池相关设备的生产销售业绩较上年同期有显著提升。
与赢合科技一样,受益于下游需求旺盛,先导智能预计,公司上半年净利润将达到1.62亿元至1.90亿元,同比增长70%至100%。值得一提的是,公司收购泰坦新动力后将充分发挥协同效应。公司表示,公司的锂电池前端、中端生产设备制造业务和泰坦新动力的锂电池后端生产设备制造业务能形成较好的业务协同,将延伸公司锂电池生产设备业务链。
此前在机构调研时,先导智能还表示,公司已通过新建厂房及租赁厂房解决产能瓶颈问题。公司新的锂电池设备基地预计第三季度将释放产能。公司未来将继续在锂电设备领域考虑外延发展,不断研发新技术新产品,以适应当前正处发展上升阶段的行业趋势。
业内人士认为,受市场规模增大、旧设备换代、进口替代率提高、电池企业设备分段打包的趋势等因素影响,锂电设备领域内的龙头企业业务量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将继续保持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