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制热线: 400-678-3556

宝鄂百科

动力锂电四大技术趋势,投资机会在哪里?

来源:宝鄂实业    2019-04-07 08:38    点击量:
动力锂电行业技术日新月异,从而引发对于设备的全新需求或者升级需求。我们在与投资者交流的过程中,发现市场比较关注的技术问题主要包括:1)电池封装方式发生变化会对电池设备带来什么影响,以及软包是否会对卷绕设备厂商产生巨大冲击;2)整线是否是伪概念,为何龙头厂商乐于提供整线解决方案;3)高镍正极生产设备的特殊性是什么,具体包含什么设备,市场空间会有多大;4)锂电回收中的梯次利用和元素回收是否成熟。本周专题我们将围绕着四个问题展开。
 
结论:1)多数电池厂方形、圆柱、软包三条路线并举,绝对占优方案尚未出,软包对于中段的电池成型和组装环节会产生一定影响,但卷绕依然适用;2)整线并非伪概念,对于电池厂商而言、可满足其越来越高的自动化需求,对于设备商而言、可逐步提升占有率;3)高镍正极对生产环境要求苛刻,因而单位投资额较高;4)锂电回收中梯次回收相对更成熟,磷酸铁锂相对于铅蓄电池的经济性逐步显现。在投资方向上,我们认为需重点关注:1)具备设备整线能力的先导智能、赢合科技;2)高镍正极加工设备及集成核心供应商百利科技;3)锂电回收市场更关注梯次利用方向,包括天奇股份等,建议关注光华科技。
 
投资机会概述:
 
工程机械:8月挖机销量1.16万台,预计9月超1.25万台。国产市占率进一步提升。1-8月累计142,834台,YoY+56.2%,集中度进一步提升至CR4=60、CR8=82%,国产CR4=47%持续提升。1-8月大/中/小挖累计销量增速分别为64.4%/71.5%/42.1%,由此可见基建未来将成为开工量和二级市场投资信心的重要支撑。未来大/中挖的销量增速仍将高于小挖,源自于基建和矿山需求带来的更新。维持18~19年销量预计超19万和20万台预测不变,国产四强龙头市占率持续提升,资产负债表修复后利润释放加速,重点龙头公司资产质量不断改善。重点推荐:三一重工、恒立液压、浙江鼎力、徐工机械,关注艾迪精密。
 
油服设备:油价回暖,油气公司盈利能力恢复后将增加资本开支,利好油服公司。国内页岩气开发任务完成压力很大,叠加中石油、中海油探讨加大勘探力度,保证国家能源安全等措施,预计下半年行业需求将持续增加,而供给仍然有限。供需格局的好转将带来油服及设备毛利率的提升,2018年有望成为油服公司业绩全面向上的拐点。重点推荐杰瑞股份,关注中曼石油、安东油田服务。
 
半导体设备:中芯国际14nm获得重大突破,半导体设备国产化进程加速。中芯国际14nmFinFET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第一代FinFET技术研发已经送样客户。同时公司28nmHKC+技术开发也已经完成,28nmHKC持续上量,良率达到业内领先水平。2018Q1全球半导体设备支出170亿美元,同比增长30%;预计2018-2019 年同比增速为14%/9%,实现连续四年增长并再创新高。国产设备已经全面进入28nm生产线,部分进入14nm生产线,有望充分受益于本轮国内晶圆厂投资。上游硅片开始进入密集扩产期,相应的设备公司具备较大弹性。重点推荐晶盛机电、北方华创(电子团队覆盖),关注长川科技、至纯科技。
 
新能源汽车及锂电设备:8月新能源乘用车同比增长6成,大厂扩产加速带动龙头装备订单高增长。乘联会数据,8月新能源乘用车销量8.2万辆,YoY+59.6%、环比+18.6%;1-8月累计销量50.5万辆,YoY+105.3%。特斯拉落户上海带动50万辆车增量,LG化学启动南京扩建项目,CATL大规模招标开启。7月韩国LG化学的电池项目与南京江宁滨江开发区正式签约,预计将总投资20亿美元、年产动力电池32GWh,赢合科技公告中标LG化学数码锂电订单,未来国产设备有望获得其动力锂电订单。而CATL和时代上汽有望在近期确定招标分别超过13GWh和14GWh产线。重点推荐:百利科技、诺力股份、赢合科技。受益标的:天奇股份、璞泰来。
 
风险提示:上游资源品/油价下跌,重点公司业绩不达预期,基建投资大幅下滑,重大政策变化,美国对华增加关税名单中涉及领域过宽影响国内投资情绪等。
 
 
 
 
报告正文
 
 
 
1. 专题研究:动力锂电四大技术趋势,投资机会在哪里?
 
动力锂电行业技术日新月异,从而引发对于设备的全新需求或者升级需求。我们在与投资者交流的过程中,发现市场比较关注的技术问题主要包括:1)电池封装方式发生变化会对电池设备带来什么影响,以及软包是否会对卷绕设备厂商产生巨大冲击;2)整线是否是伪概念,为何龙头厂商乐于提供整线解决方案;3)高镍正极生产设备的特殊性是什么,具体包含什么设备,市场空间会有多大;4)锂电回收中的梯次利用和元素回收是否成熟。本周专题我们将围绕着四个问题展开。
 
结论:1)多数电池厂方形、圆柱、软包三条路线并举,绝对占优方案尚未出,软包对于中段的电池成型和组装环节会产生一定影响,但卷绕依然适用;2)整线并非伪概念,对于电池厂商而言、可满足其越来越高的自动化需求,对于设备商而言、可逐步提升占有率;3)高镍正极对生产环境要求苛刻,因而单位投资额较高;4)锂电回收中梯次回收相对更成熟,磷酸铁锂相对于铅蓄电池的经济性逐步显现。在投资方向上,我们认为需重点关注:1)具备设备整线能力的先导智能、赢合科技;2)高镍正极加工设备及集成核心供应商百利科技;3)锂电回收市场更关注梯次利用方向,包括天奇股份等,建议关注光华科技。
 
1.1. 电池封装:全面拥抱三大路线,软包电池对中端设备提出新需求
 
1.1.1. 方形、圆柱、软包路线并举,绝对占优方案尚未出现
 
现阶段电池厂中一般不是偏重一种材料或封装结构,而是同时开发多种路线,很多都展出了方形、圆柱、软包三种解决方案。
 
方形电池目前常见的电芯能量密度比能做到180-210wh/kg左右,模组成组效率约为90%,系统成组效率约为70%。
 
圆柱电池目前常见的电芯能量密度比能做到200-250wh/kg左右,模组成组效率约为87%,系统成组效率约为65%,则模组的能量密度比约为170-220wh/kg,PACK约为130-160wh/kg。
 
软包电池目前常见的电芯能量密度能做到190-230wh/kg左右,LG是260wh/kg。2018年整体水平有希望往240wh/kg这一水平去提升。模组成组效率约为85%,系统成组效率约为60%,则目前模组的能量密度比约为160-190wh/kg,LG可以做到220wh/kg,PACK约为115-130wh/kg,LG可以做到150以上。
 
三种形态及封装路线各有优劣,但目前为止仍未有绝对占优的解决方案。以软包为例,虽然软包电池材质轻、安全性好(内压太大时胀包而非爆炸)、循环性能更好,但劣势也是很明显的,例如尽管电芯能量密度较高,但由于可固定性差导致在成组效率较低,并且生产效率也较低,成本上未必比方形及圆柱有优势。
 
 
 
1.1.2. 软包趋势:不影响制片工艺,中段工艺变动较大
 
由于没有绝对占优路线,电池厂走单独路线的风险较大,因而逐渐开始拥抱三条路线,据高工锂电报道,CATL目前也有2GWH软包产能规划。软包(punch)本质上是一种封装方式,在材质上,其使用铝塑膜而非铝壳/不锈钢壳,传统的焊接工艺并不适用。软包对于前段制片工艺而言,没有明显区别,浆料、涂布环节不受影响,但其对中段会产生一定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