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制热线: 400-678-3556

宝鄂百科

锂电池BMS管理系统的五个基本保护功能

来源:宝鄂实业    2019-04-10 08:49    点击量:
具有放电过流、短路保护功能,过流电流3A,延时0.2S。
 
  (1)判定过流及解除条件
 
  在智能电池处于充电或者放电状态下,当检测到电流超过3A,0.2S 延时后再次检测若依然大于3A,判定为过流。此时保护执行电路切断放电保护开关。解除保护条件为连接充电器,当检测到连接充电器之后解除过流保护,否则智能电池一直处于保护状态。
 
  (2)判定过充电及解除条件
 
  充电过程中若有电芯电压超过4.2V 或总电压超过16.8V,则判定电池处于过充电状态。此时保护执行电路切断充电保护开关。过充电解除状态为所有电芯电压小于4V。
 
  (3)判定过充电保护失效
 
  充电过程中,若有电芯电压超过4.4V,判定为充电保护功能出现异常,启动二级保护电路,熔断三端保险丝。
 
  (4)判定过放电欠压及解除条件
 
  放电过程中,当某节电芯电压低于2.5V 判定电池处于过放电状态,此时保护执行电路切断放电开关停止放电。解除条件为所有电芯电压大于3V。
 
  (5)判定过温保护及解除条件
 
  当电池电压温度超过55℃,判定电池处于过温状态。此时保护执行电路切断充电和放电保护开关。解除条件为电池温度低于50℃。
我们现在使用的锂电池都是锂离子电池,此外还有锂金属电池,以锂金属或锂合金作为负极材料的一种电池,最早在1912年便由Gilbert N. Lewis提出,当时的锂金属电池为一次电池(不可充电),由于相比当时的其他电池,锂金属电池对加工、保存的要求高,因而没有成为主流。
 
 
而锂离子电池则比锂金属电池年轻许多,它采用锂的金属氧化物作为正极,于20世纪70年代诞生,但直到90年代,随着电子产品的快速发展,对高功率、高能量密度电池的需求增大,锂离子电池才开始成为主流。并且,锂金属电池随着技术发展,近来有开始复兴的趋势,但还未形成潮流,本文主要讨论的对象三元锂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均为锂离子电池,除此之外,算上钛酸锂电池,这三种电池是主流的车用动力电池。
 
☆锂离子电池的结构
 
锂离子电池的主要结构包括正、负极、电解液、隔膜和其他一些附件。其中正极材料是研究的重点,三元锂和磷酸铁锂均描述了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而当前应用的负极材料主要为石墨,结晶度高,导电性好,对锂离子的容量大,达到了372mAh/g,大大超过了正极材料的容量,这也是为什么现在主要研究正极材料的原因。
 
锂电池的电解液与传统电池(铅酸电池、镍镉电池等)不同,不采用以水为溶剂的电解液,因为水的了理论分解电压只有1.23V(想想上一期的燃料电池单电池理想电压),因此,以水为电解液的电池电压最高不过2V左右。而锂电池的电压在3-4V左右。常用的电解质材料为无机阴离子锂盐,LiBF4、LiPF6、LiAsF6这三类。溶剂则有酯类、醚类和飒类。
 
隔膜则是起隔断电子和透过离子作用,使电子必须从外电路迁移,而离子则可以通过电解液移动,保证外电路有电流通过,防止电池内短路。隔膜材料有单层PE、单层PP、三层PP等。
 
☆锂离子电池充放电的基本原理
 
 
先明确两个概念,一,电池是将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典型特征就是电极上反应物得失电子,通过外电路流动,进而便产生了电流。正负极之间的电荷传递是通过电解液中阴阳离子的运动形成的。
 
二,二次电池是指可多次再充放电的电池,其内部发生的电化学反应是可逆的。电池放电,内部的A物质变成B物质,化学能变成电能;而充电时,B物质又能够变回A物质,电能变成化学能储存。
 
充电时锂离子从正极材料的晶格中脱出经过电解质嵌入到负极材料层中;放电时锂离子从负极材料晶格中脱出,经过电解质嵌入到正极材料中。而电子则通过外电路,形成电流。
 
锂电池充放电反应过程为:
 
式中,Y为过度金属,在钴酸锂电池(LiCoO2)中Y为钴(Co),在锰酸锂电池中就是锰(Mn)。对于三元锂电池就是镍钴锰酸锂[Li(NiCoMn)O2]中的NiCoMn,对于磷酸铁锂(LiFePO4)电池,就是FePO4。
 
另外,正极负极指电位高低,阴极阳极则通过得失电子区分,得电子的电机发生还原反应是阴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是阳极。充电和放电正负极不变,而阴阳极会反向。
 
对于锂离子电池而言,正极材料的开发是其关键技术。理论上,根据上述反应化学式,可以实现锂离子脱嵌的物质都可以作为正极材料,但实际上,这并非易事。出于性能考虑,它需要有良好的导电性、较大的放电倍率以及与电解质良好的相容性;出于寿命考虑,它需要有高度的可逆性和较弱的极化效应,出于安全考虑,它需要保证良好的稳定性和温和的电极过程动力学。
 
☆磷酸铁锂和三元锂电池
 
磷酸铁锂电池的特点在于安全性高,高倍率充放电特性和较长的循环寿命。文献显示,在充电条件为1C倍率充电至3.65V,然后转恒压至电流下降到0.02C,之后以1C倍率放电至截止电压2.0V,循环1600次之后电池容量仍有初始容量的80%。
 
PS:充放电倍率=充放电电流/额定容量;例如:额定容量为100Ah的电池用20A放电时,其放电倍率为0.2C。电池放电C率,1C,2C,0.2C是电池放电速率:表示放电快慢的一种量度。所用的容量1小时放电完毕,称为1C放电;5小时放电完毕,则称为1/5=0.2C放电。一般可以通过不同的放电电流来检测电池的容量。对于24AH电池来说,2C放电电流为48A,0.5C放电电流为12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