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制热线: 400-678-3556

宝鄂百科

什么是锂离子电池,锂离子电池的原材料主要包括哪些?

来源:宝鄂实业    2019-04-10 15:08    点击量:
汽车锂电池行业的产业链根据生产流程顺序大致可以分为上游、中游、下游、再循环这四个环节。
 
 
行业上游
 
锂离子电池的原材料主要包括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和电解液等,各类锂离子电池材料厂商为锂离子电池产业链的上游企业。从锂电各原材料的价格来看,钴板块上半年价格整体上行,带动NCM三元材料(镍钴锰三元材料)价格上行。其中,电解钴较年初最高涨幅一度高达24.89%,NCM523最高涨幅达21.95%。但进入三季度以后步入持续下行通道。截至三季度末,电解钴价格和年初相比下跌11.67%,NCM523价格下跌6.83%。前三季度碳酸锂,磷酸铁锂正极以及六氟磷酸锂几乎一直处于下跌通道,其中电池级碳酸锂价格下跌53.54%,磷酸铁锂价格下跌27.50%,六氟磷酸锂价格下跌22.03%。上游锂资源板块正处于高速扩产进程中,在建工程同环比增幅均较大,预期未来新产能将不断投放,随着盐湖提锂成本走低,锂相关产品价格恐将缺少有力支撑。正极材料产能依旧处于高速增长期,在建工程处于较高水平,且还在持续扩大,负极材料2018三季度扩产加速。电池方面2016、2017年产能高速扩张,固定资产在2017年大幅增加。2018年三季度在建工程金额依旧保持较高水平,但增速已有所放缓。
 
 
行业中游
 
锂离子电池产业链的中游企业为锂离子电池厂商,使用上游电池材料厂商提供的正负极材料、电解液和隔膜生产出不同规格、不同容量的锂离子电芯产品,然后根据终端客户要求选择不同的锂离子电芯、模组和电池管理系统方案。从企业来看,2018 年前三季度共有86家电池芯厂实现了装机供应,其中前20强占据了94.5%的市场份额。宁德时代以12.13GWh占比41.10%,排在首位;比亚迪以7.04GWh占比23.86%,排名第二,两家合计占比64.96%,行业集中度较高,而且,仍有可能进一步提升,进入寡头竞争格局。
 
 
行业下游
 
新能源汽车锂离子电池产品最终应用于汽车动力领域(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等)和储能领域等。2018上半年大部分时间处于补贴退坡过渡期内,抢装效应明显。补贴过渡期后,动力电池市场需求将较为疲软。中汽协数据显示,2018年1-9月份新能源汽车累计实现产销量分别为77.40万辆和72.1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82.12%和81.28%。但是受到的经济下行,内需不振的影响,2018年四季度,并没有迎来传统的销售旺季。另外,根据中汽协的预测报告显示,预计2019年全年汽车销量为2800万辆,与2018年持平,即2019年中国汽车市场将停止增长,预计新能源汽车2019年销量为160万辆,增长33%,增长幅度同比出现大幅下滑。
 
 
部分原材料再循环
 
在电池回收领域,废旧锂离子电池中的镍钴锰锂等有价金属可进行循环利用,用于生产锂离子电池三元前驱体、电池级碳酸锂及三元材料等锂电池材料,并提供给上游企业生产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使镍钴锰锂资源在电池产业中实现循环。虽然目前国家出台多项政策扶持产业发展,但产业体系尚未成熟,有待进一步发展。由于锂资源的储量有限,当前的电池原材料巨头已开始向下游延伸业务,分切锂电回收的蛋糕。在锂电池大规模退役的背景下,其中的锂资源会十分可观。
 
 
 
 
 
 
2018年2月,财政部等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调整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提出根据成本变化等情况,调整优化新能源乘用车补贴标准,合理降低新能源客车和新能源专用车补贴标准;
 
2018年2月,工信部等部门联合发布了《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暂行办法》加强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规范行业发展。汽车生产企业应建立动力蓄电池回收渠道,负责回收新能源汽车使用及报废后产生的废旧动力蓄电池。汽车生产企业应建立回收服务网点,负责收集废旧动力蓄电池,集中贮存并移交至与其协议合作的相关企业。鼓励汽车生产企业、电池生产企业、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企业与综合利用企业等通过多种形式,合作共建、共用废旧动力蓄电池回收渠道。
 
2018年12月15日,全国政协副主席万钢在《人民日报》发表文章,建议主管部门“取消续驶里程、能量密度等细节要求,把产品技术的选择权交给企业和市场”。截至目前,2019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还未公布。
 
 
 
总体来看,近年来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经历多次调整,且将于2020年后完全退出。从政策历次调整的导向来看,对高续航里程、高能量密度技术路线的支持力度没有减弱甚至有所加大。补贴政策完全退出后,双积分制度仍可能通过对不同能量密度、续航里程设置差别化的积分来实现对行业技术升级的导向作用。
 
 
 
行业部分上市公司第三季度业绩
 
 
从三季报业绩来看,整体业绩增速虽较前两年有所放缓,但依旧保持了较高增速。细分板块来看,上游锂钴资源板块由于相关产品价格一路走低,整体业绩增速放缓,尤其是第三季度出现环比大幅下降的情况;与此同时,锂新建产能的不断投放会继续使产品价格承压。

产品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