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制热线: 400-678-3556

宝鄂百科

锂电池失效是电池包中的某节电芯失效导致的吗?

来源:宝鄂实业    2019-04-22 14:52    点击量:
这种现象无法避免。因为每节电池的电芯性质不可能完全一致,用久后有些质量稍差的开始老化,而破坏了整体(串联之后)的放电曲线。有兴趣和能力的读者可以尝试打开电池包,在万用表的帮助下,可以很快找到损坏的电芯(电压异常)。如果条件允许,根据电芯对应参数更换合格品即可。
强电修复法就是采取充电时的持久高电压或大电流修复蓄电池的方法,多在脉冲修复法效果不明显时采用。
 
其一、高电压修复法:这种方法主要是采取电池标称电压的1.3-1.5倍的充电电压修复电池,如36V蓄电池在充电电流不变或接近的条件下,采用48V的充电器进行充电,充电时间要掌握分寸,不易过长,否则电池会因析气发热。此方法对短路、极板软化程度不高的蓄电池具有一定的修复作用,但使用不当,对电池极板压点也会造成伤害。
其二、大电流修复法:这种方法主要是采取高于平时充电电流1.5-2.0倍的充电电流来修复蓄电池,如20AH的蓄电池使用3-4A的充电器进行充电,利弊与“高电压修复法”一样。 
 
全充全放电修复法
 
全充全放电修复法就是对蓄电池采取完全充满电后,再完全的放电修复蓄电池的方法。全充全放电修复法主要是对轻度损伤的蓄电池具有一定的修复作用,同时此方法还可以有效的激活电瓶深层的活性物质,提高蓄电池容量。如轻度硫化的电池,内阻较高的电池,此法的关键是放电一定要充分,并且是对每节单体电池进行单独的充分放电,全充全放电1-2次,蓄电池的容量一般都能得到提升。全充全放电修复法不得经常使用,最少半年使用一次,最多三个月使用一次。
 
 补水修复法
 
对蓄电池“失水”采取补水的方法便可修复,其目的是稀释浓度提高的硫酸正常进行电解反应。补水方法上较为简单,只用打开蓄电池上盖,可以看见有六个圆孔,向每个圆孔注射一定量的蒸馏水,再浸泡24小时以上就可以了。补水只可以补充蒸馏水,不可以添加其他成分的水,包括纯净水,因为其他成分的水中有各种金属分子,加入电瓶内后容易引起自放电而损坏电池。
 
重新配组修复法
 
电动车电池一般是由几节电池串联而成的电池组,电池坏损是多方面的,可能电池会同时存在几个方面的损伤:对于硫化的电瓶,修复后使用效果较好;但是对于极板软化以及断隔的电瓶,即时可以修复,因属物理硬伤,可再利用价值不大,修复后的使用时间也极短,再修复的效果将会更差。最好的方法就是把修复价值不大的电瓶“以旧换旧(换成容量还有80%以上的旧电池)”,再和其他剩余几节电池重新配组即可。此法机理,从固体物理上来讲,任何绝缘层在足够高的电压下都可以击穿。一旦绝缘层被击穿,就会由绝缘状态转变为导电状态。如果对电导差阻值大的硫酸盐层施加瞬间的高电压,就可以击穿大的硫酸铅结晶。如果这个高电压足够短,并且进行限流,在打穿硫化层的情形下,控制充电电流适当,就不会引起电池析气。电池析气量取决于电池的端电压以及充电电流的大小,如果脉冲宽度足够短,占空比够大,就可以在保证击穿粗大硫酸铅结晶的条件下,同时发生的微充电来不及形成析气,如果含有负脉冲去极化,就更能保证在击穿硫酸盐层时极板的气体析出,这样就实现了脉冲消除硫化。从原子物理学来说,硫离子具有5个不同的能级状态,处于亚稳定能级状态的离子趋向于迁落到稳定的共价健能级存在。在稳定的共价键能级状态,硫以包含8个原子的环形分子形式存在,这8个原子的环形分子模式是一种稳定的组合,难以跃变和被打碎,电池的硫化现象就是这种稳定的能级。要打碎这些硫化层的结构,就要给环形分子提供一定的能量,促使外层原子加带的电子被激活到下一个高能带,使原子之间解除束缚。每一个特定的能级都有唯一的谐振频率,谐振频率以外的能量过高会使跃迁的原子处于不稳定状态,过低能量不足以使原子脱离原子团的束缚,这样脉冲修复仪在频率多次变换中只要有一次与硫化原子产生谐振,就能使硫化原子转化为溶解于电解液的自由离子,重新参与电化学反应,在特定条件下转换回活性物质。此法特点,效果好操作方便。但需要有专用的脉冲充电器,个人用户都不具备,需要购买。市场上的脉冲修复充电器参差不齐,很多脉冲充电器甚至是专用修复仪的脉宽比、占空比、负脉冲设计得并不合理不能起到去硫化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