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制热线: 400-678-3556

宝鄂百科

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本身技术原因或是使用不当都会造成锂离子电池爆炸吗?

来源:宝鄂实业    2019-04-23 07:57    点击量:
近几年出现的电池热失控引起的火灾的案例中,都是由于电池的生热速率远高于散热速率,且热量大量累积而未及时散发出去所引起的。
 
从本质上而言,“热失控”是一个能量正反馈循环过程:升高的温度会导致系统变热,系统变热后温度升高,又反过来让系统变得更热。
 
 
在这之中,作为电动汽车核心零部件的动力电池的安全性尤为凸显。
 
Part.2 避免热失控,关键要提高电池性能
 
电动汽车取代燃油车是大势所趋,但是为了长久新能源车的发展,更好的保障电动汽车和生命财产的安全,电池的热失控已经成了当下一个研究热点。
 
 
 
热失控属于BMS中热管理失控的状态:电池在充放电使用下,会因为各种内部电化学反应产生热量,如果没有良好的散热体系,产热在电池内部堆积,逐渐出现功率降低,甚至出现爆炸燃烧等危险情况,这就是热失控。
 
 
 
热失控的反应十分复杂,大体来说,SEI膜的分解给予电池初始的热量积累,导致隔膜的熔断分解,由此带来正负极和电解液、电解液自身的放热、产气反应。在反应过程中的任何步骤改善都能带来更高的热稳定性和电池安全性。
 
比如对SEI膜进行界面改造,可以提高初始放热温度;比如陶瓷隔膜更高的熔断温度、更低的内阻;比如更优良的散热方式,特别是相变材料散热。这些技术都能增加锂电池热稳定性,给新能源汽车的未来保驾护航。
 
Part.3 电动汽车可以做到比燃油车更安全
 
在炎炎夏日,燃油车自燃现象很多,但是相对于电动车来说,很多消费者对燃油车更放心,主要是大家并不了解电动汽车的运行方式,而且电池组容易自燃。
 
但是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电池的安全性能完全可以通过系统调整或者温度控制来做到更好的安全。
 
 
目前,在电池核心材质方面已经形成了良好的阻燃性能材质的很大提升,正负极安全性、阻燃隔膜、阻燃电解质、阻燃材料等大大提高了电池性能。
 
确保电动汽车安全,企业及其相关零部件厂商更是责无旁贷。其中,科学的安全理念、严谨的开发流程、超越同级的碰撞保护性能、完善的电子电气安全保护方案等都必不可少。
 
Part.4 热失控防护,提升动力电池安全性
 
作为汽车行业经验丰富的高性能材料供应商和电动汽车的重要参与者,圣戈班在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的热失控防护方面也是下足了功夫。
 
 
25摄氏度是电动汽车电池最喜欢的工作温度,温度过高或者过低都会对它充电、放电产生影响。圣戈班Norseal®弹性体压缩泡绵做到了有效的防护热失控,为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提供随时可调节的安全温度。 因此,大家不禁要问,究竟是什么让电动车火灾频发?到底是人为因素多还是电动车本身的问题?其实,两者都有。
 
  首先,电动车内部/外部如果线路老化或电池等各种短路问题,就很容易造成充电时候引起燃烧。特别是如果铅酸电池如果已经超出2-3年的基本使用年限,超长期实用则会使得内部线路短路而引起自燃。
 
  其次,不匹配的充电器在充电过程中也很可能造成电动车起火。作为电动车电池续航的重要输入配件,充电起到的安全作用功不可没。经常会有人误把不匹配的电动车充电器混用,这样不仅损坏电动车电池寿命,也对安全隐患埋下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