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再燃是动力电池安全性不过关吗?
来源:宝鄂实业
2019-04-26 10:47
点击量:次
近日,一则电动汽车自燃事件引发关注。而这已非孤例。2018年9月5日,宁波奉化6辆电动公交车起火;9月3日,湖南岳阳发布报告称2辆纯电动公交车自燃起火;8月26日,安徽铜陵市一辆纯电动公交车行驶至五松隧道内突然着火……接连频发的电动汽车自燃事件,把电动车的安全问题再次推向风口浪尖。
根据某消防单位总结,新能源汽车发生燃烧主要有以下四种场景:充电过程中燃烧、电池行驶或放置过程中引发的燃烧、碰撞翻车引发的燃烧、涉水引发的燃烧,而充电过程或充电结束后产生燃烧的情况是最多。
起火事件看似偶然,但在众多业内专家看来,似乎存在一定必然性。近年来,在国家补贴政策和消费者喜好的影响下,新能源汽车企业纷纷把增加续航作为主要的目标。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进华曾直言,续航里程和技术的先进性,不是完全正相关。分析电动汽车起火背后的原因,不难发现大部分原因指向动力电池,这既有电池本身的质量问题,也是材料特性造成的结果。
一些研究资料表明,以碳材料为负极的锂离子电池,由于碳电极与金属锂的电位接近,当电池过充电时容易在碳电极表面析出金属锂形成锂枝晶,锂枝晶会刺穿隔膜引起短路。
未来何去何从?近年来,一种以安全见长的电池技术正引起业界注意。研究人员发现,钛酸锂材料作为负极,能吸收正极发生分解反应释放出的氧气,大幅度降低了电池热失控的风险;晶型结构几乎不会发生变化,在电池充放电反应中不易产生金属活动性强的锂晶枝,大大避免了锂枝晶刺穿隔膜引起短路、因而,钛酸锂电池在高温、低温环境中均可以达到安全使用标准。目前,这一项技术已经成熟并广泛应用于公交车等需要极高安全稳定的公共场所领域。以国内最大的钛酸锂电池生产商银隆新能源为例,装配高安全性、高稳定性的钛酸锂电池公交车早已在北京、包头、南京等多个城市运营。
纯电动汽车目前最大的瓶颈在于:动力电池的能量密度低,充电速度慢,如果能突破充满电一次可以实际续航里程达到与燃油车基本相同600公里以上;一次充满电时间不超过15分钟。目前所有类型的最先进的锂电也无法做到,而且锂电池的材料价格也比较贵,第三个问题就是纯电动汽车由于这个电池的单价居高不下,第四、是快充设备技术能力也达不到,第五、燃烧起火安全性隐患(这个应该说加装高效的冷却装置和灭火装置是不难突破的技术)所以纯电动新能源车希望还是在于石墨烯动力电池的研发成功(极大的解决了能量密度、续航里程、充电快速性能)。所以必须要有动力电池的革命性的新产品来解决!这个行业才能真正步入正轨。同样氢燃料电池新能源车的制氢技术和氢燃料电池的易爆炸的是2个最大的技术难点,目前还没有完全攻克!
纯电动汽车目前最大的瓶颈在于:动力电池的能量密度低,充电速度慢,如果能突破充满电一次可以实际续航里程达到与燃油车基本相同600公里以上;一次充满电时间不超过15分钟。目前所有类型的最先进的锂电也无法做到,而且锂电池的材料价格也比较贵,第三个问题就是纯电动汽车由于这个电池的单价居高不下,第四、是快充设备技术能力也达不到,第五、燃烧起火安全性隐患(这个应该说加装高效的冷却装置和灭火装置是不难突破的技术)所以纯电动新能源车希望还是在于石墨烯动力电池的研发成功(极大的解决了能量密度、续航里程、充电快速性能)。所以必须要有动力电池的革命性的新产品来解决!这个行业才能真正步入正轨。同样氢燃料电池新能源车的制氢技术和氢燃料电池的易爆炸的是2个最大的技术难点,目前还没有完全攻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