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最大缺陷的是什么,是电池太差劲了吗?
来源:宝鄂实业
2019-04-26 17:08
点击量:次
昨天下午腾讯科技翻译了没有注明来源一篇标题为“iPhone的最大缺陷:电池太糟糕了!”的文章,指出苹果iPhone手机目前最大的缺陷在于电池。
文章主要的内容是说国外媒体报道苹果已经卖出1亿多台iPhone,但它有一个缺陷就是电池太糟糕了,苹果没有推广多任务功能是因为电池不够用,随后指出苹果在电池上进行作弊,最后的解决办法是给手机配备一个带电池的背壳(明摆着给移动电源打枪么)。
文章层层推进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在苹果还没使用更先进的电池技术之前我们需要一个移动电源。看起来文章像是有道理,但仔细一看,文章的许多内容经不起推敲。
iPhone最大缺陷的是电池太差劲?别再胡扯了
作为一个iPhone/Android/Symbian三持的搞机编辑,小编既是果粉也是谷粉,同时还是诺粉!与其他机器相比,小编认为苹果的iPhone就是他喵地太贵了,除此之外缺点很少,这里有必要写一篇文章指出《iPhone的最大缺陷:电池太糟糕了!》的问题所在,避免给更多的人带来误导。
原文:“事实上,它影响到了迄今为止已售出的1亿多台iPhone,而且现在尚没有切实的解决办法。”
我们的观点:在去年6月29日苹果iPhone诞生5周年时就写过《iPhone诞生五年,点评iPhone的风雨历程》的文章,当时iPhone已经卖出2.5亿台,苹果早在1月份的报告就表示在2012Q4就已经卖出4780万部iPhone,这两个数字加起来就已经有3亿部iPhone,而这份数据小编还没加上2012Q3和2013Q1的销量。说iPhone只卖出1亿多台那确实是小看苹果了。
原文:“你知道为什么苹果没有“全力以赴地推广”多任务功能吗?”
我们的观点:苹果的iOS多任务之前确实被吐槽为“假多任务”,不过事实上是这样:在iOS平台的后台也可以同时运行其他程序并且实时推送,并且程序之间的切换比起Android要更迅速,这跟Android的多任务有何区别?
原文:“目前,市面上几乎每款手机使用的都是聚合物锂离子电池。问题是锂离子电池几乎已达到了其存储能量的理论极限。”
我们的观点:锂聚合物电池取代锂离子电池不是因为储能量的问题,而是因为锂聚合物电池使用了固态电解质,降低了电极反应的活性,提高电池循环性能,减少电池容量衰减,同时没有电解质渗漏的问题,无需采用坚固的包装,可以使用铝塑复合薄膜制造电池外壳,电池的形状可以任意变化,最重要的一点是由于使用了安全性能更高的固态电解质,电池没有燃烧爆炸的危险。
iPhone最大缺陷的是电池太差劲?别再胡扯了
原文:“电池作弊:正如你所见到的,这已是作弊的极限了,iPhone 5手机里确实没有多余的空间了,但是它的机身却越变越薄,而不是越变越厚。因此,对于iPhone 5来说,苹果找到了作弊的新方法。事实上,这种作弊方式最开始是由摩托罗拉使用的:它将电压从3.7伏提高到了3.8伏。”
我们的观点:3.8V指的是电池的平均输出电压,这个参数由电池本身的阳极材料所决定,不是决定电池容量的主要因素,也不存在苹果刻意把电池抬高0.1V来获得更大的容量这种说法,要知道加一个Boost电路也要消耗能量。
除了iPhone 5之外,历代iPhone都是使用钴酸锂(LiCoO2)为阳极的锂离子聚合物电池(最常见的种类,大概有90%的手机使用这一类电池),钴酸锂为阳极的电池平均输出电压为3.7V,理论的能量密度为140mAh/g,而iPhone 5所使用的则是锰酸锂(LiMn2O4)作为阳极的电池,平均输出电压3.8V,理论能量密度为100mAh/g(但近年来已有所改进)。
锰酸锂的优势在于锰资源丰富,成本较低,安全性高,但理论能量比比钴酸锂电池要低。换一种成本较低的电池应该无可厚非,但把它说成是作弊就有点过了。
还有一个问题需要注意,传统观念中对于电池容量的认识其实是错误的。常见的锂离子电池电压都为3.7V,所以我们经常忽略了能量单位,而习惯用电量单位“毫安时mAh”来标识电池的容量,其实毫安时是一个电量单位,可以理解为电池放电的电子数量,每一个电子的电压乘以电子的数量才可以得到电池的能量总和,这个单位为“瓦时/Whr”,它才是真正衡量电池容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