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代锂离子动力电池正极材料研究取得重要进展吗?
来源:宝鄂实业
2019-05-01 20:35
点击量:次
格隆汇获悉,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支持下,北京大学夏定国教授团队开展新型高比能锰基正极材料研究,突破了掺杂、包覆、纳米形貌等传统改性方法的限制,将LiMO2相与单层Li2MnO3相复合制备出了一种O2构型的锰基富锂动力电池正极材料。
这种正极材料具有400mAh/g以上的放电比容量和1380Wh/kg以上的比能量密度,为开发比能量大于500Wh/kg的新型锂离子电池提供了可能,是目前国内外已报道的具有最高比能量密度的锂离子电池锰基富锂正极材料。
该研究为新型高比能量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设计思路提供了新的方向,并突破了国外层状锰基富锂材料专利(O3构型)的限制,对于我国锂离子动力电池产业的健康发展有重要意义。研究成果“AHigh-CapacityO2-TypeLi-Rich Cathode Materialwitha Single-LayerLi2 MnO3 Superstructure(一种具有单层Li2MnO3超结构的高容量O2构型富锂材料)”已于2018年3月在Advanced Materials
据了解,该材料项目总投资25亿元,分三期建设。目前建成的一期主要生产高性能三元正极电池材料,正式投产后将形成年产4000吨高性能三元正极材料(简称“正极材料”)。
锂离子电池在3C、动力、储能等领域应用广泛,市场需求增长快速。“无论是手机电池还是汽车动力电池,关键的影响因素是正极材料。正极材料做得好,能量密度高,电池的续航能力也会相应增强。”据材料项目相关负责人黄仕明介绍,正极材料占锂离子电池生产成本的40%-50%,是极其重要的核心。据行业预计,2020年全球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市场总需求量将达53.6万吨。
据介绍,虽然该材料项目还未正式投产,但是已经拿到了部分订单,其中不乏知名动力电池生产企业。隔壁的华鼎国联动力电池就是大“客户”之一,电池公司投产后,所用正极材料将全部由材料公司生产供应,预计一期每年供应两千多吨。
华鼎国联动力电池产业园项目除强大的技术支撑优势之外,还拥有得天独厚的上游锂矿资源和下游汽车资源优势。四川是中国锂矿资源最丰富的地区,锂资源储量大、品质高。同时,四川又是全国重要的汽车制造产业基地之一。全省已有汽车整车及零部件规模以上生产企业400余户。以成都为中心,绵阳、资阳、南充、遂宁等市相连的汽车制造产业带,已形成集聚发展态势。
“出于安全考虑,近几年锂离子电池普遍采用陆地运输,特别是铁路运输。欧洲产业城毗邻成都国际铁路港,也将为动力电池产业‘走出去’提供极大便利。”黄仕明表示。
据悉,该材料项目将于下个月正式投产,待华鼎国联动力电池厂和材料厂全面投产后,欧洲产业城将通过引进国内动力电池产业领先企业,实现100亿元左右产值目标;到2025年,形成可为周边区域提供配套的动力电池产业集群,实现300亿左右产值目标;到2035年,逐步融入国际动力电池价值链,形成世界级动力电池集群,实现500亿级产业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