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锂离子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主要核心之一吗?
来源:宝鄂实业
2019-05-05 17:04
点击量:次
其技术水平及产业化程度直接决定着新能源汽车行驶里程、运行安全性,同时这两方面也是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中遇到的最关键瓶颈。提高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需要动力电池的能量密度大幅提升,然而提升能量密度会引发电池品质一致性和安全性降低。如何实现能量密度提升的同时,保证品质一致性与安全性,对电池的生产工艺过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目前电池产业发展情况如下:一是主要动力电池生产企业加快产能扩张。二是动力电池单体在安全性、循环寿命和能量密度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三是我国动力电池装备自主化,虽然起步较晚,但是在电池产业发展的带动下,关键工艺制造装备总体提升很快,设备的可靠性、精度控制、生产效率等性能均取得
了一定的提升,未来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
整体来看,未来我国新能源汽车及相关产业发展形势良好,为加快提升我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竞争力,满足新能源汽车产业健康发展的需要,积极推进平煤神马集团和新乡市政府的战略合作项目落实,牢牢把握未来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产业发展机遇,河南平煤国能锂电有限公司将依托平煤神马集团雄厚实力、国能公司生产线建设和行业管理经验,及新乡电池研究院在新技术预研、新产品开发等方面的技术储备,在新乡市政府引导下,按照市场推动的原则,合作共建年产 10亿 Wh高安全性高比能动力锂离子电池项目。
通过该项目建设,打造一个龙头企业,整合新乡市现有锂电池生产资源,并将重新启用“中华”电池商标,使这一知名品牌焕发新的生机。
(二)项目建设的意义及必要性
高安全性高比能锂离子动力电池具有电压高、能量密度大、充放电迅速、寿命长、无记忆效应、生产和使用对环境无污染等优点,具有绿色环保和优良性能,
是一种高性能的可充电绿色电池,替代铅酸、镍镉、镍氢蓄电池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1、国家产业政策的需要
面对日趋严重的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问题,寻求清洁能源、探索新型储能体系,研究开发高比能量电动汽车用锂离子电池已成为世界各主要国家的发展共识。
随着锂离子动力电池材料的产业化进程的深入,必将极大地促进动力电池产业的技术进步,无论从材料选择、安全性、高温循环性、使用寿命,还是从制造成本上讲,都将把动力电池产品推广和市场开发推向新的高度。锂离子动力电池关键技术突破和产业发展,将带动和促进一个庞大的绿色产业集群的迅速崛起,是国
家“十三五”发展规划战略新兴产业之一。
中国《“十三五”规划纲要》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升新兴产业支撑作用,将支持新能源汽车、生物技术、绿色低碳、高端装备与材料、数字创意等领域的产业发展壮大。
材料、能源和信息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三大支柱,也是二十一世纪科研工作者研究的最主要的三个方面,尤其是在能源领域,面对日趋严重的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问题,寻求清洁能源、探索新型储能体系,研究开发移动电源、电动汽车等用高比能量、长寿命、低成本、高安全性锂离子电池已成为世界各主要国家的发展共识。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清洁能源产业发展,《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2006-2020 年)》(国发〔2005〕44 号)指出,新能源汽车产业列为未来战略新兴
产业的重点发展方向和主要任务之一,关键材料(含电池材料)升级工程、新能源汽车工程被列为促进未来战略新兴产业的重大工程。
中国《“十三五”规划纲要》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升新兴产业支撑作用,将支持新能源汽车、生物技术、绿色低碳、高端装备与材料、数字创意等领域的产业发展壮大。大力推进先进半导体、机器人、增材制造、智能系统、新
一代航空装备、空间技术综合服务系统、智能交通、精准医疗、高效储能与分布
式能源系统、智能材料、高效节能环保、虚拟现实与互动影视等新兴前沿领域创新和产业化,形成一批新增长点。储能被列为是“十三五”规划百大工程项目之
一。
《中国制造 2025》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中显示,随着新能源汽车在家庭用车、公务用车和公交客车、出租车、物流用车等领域的大量普及,2020 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年销量,将达到汽车市场需求总量的 5 %以上,自主新能源汽车年销量突破
100万辆,市场份额达到 70 %以上;到 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年销量将达到汽
车市场需求总量的 20 %,形成自主可控完整的产业链,与国际先进水平同步的新能源汽车年销 300万辆,自主新能源汽车市场份额达到 80 %以上;2030年新能源汽车年销量占比将继续大幅提高,规模超过千万辆。市场发展潜力巨大,市场前景非常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