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制热线: 400-678-3556

宝鄂百科

氢燃料电池真的这么好吗,为什么还要混合驱动汽车?

来源:宝鄂实业    2019-05-06 17:44    点击量:
从上面两幅图,可以看出电动车和燃料电池汽车,在全周期尺度上的能耗,都在相类似的范围之内,并没有太大差别。不论是丰田还是现代,他们都考虑从全周期的尺度上考虑新能源汽车的能效问题。丰田曾表示氢气的生产到灌充至储氢瓶中的过程,相比电的产生并充满电池更加高效,但并未给出此结论的出处,因此仅供大家参考。
 
4总结:最后一点担忧
 
从2015年新能源汽车飞速发展,我便对电池的回收处置问题开始担忧。燃料电池中催化剂用铂可以从电堆中直接回收,现在如庄信万丰这样的老牌贵金属供应商,已经着手于铂回收技术的开发。而相比之下,锂离子电池的回收,面临着很大的挑战。
 
首先电池在回收分解处置,存在着多种化学过程,技术复杂且有技术壁垒。在回收的过程,可能对环境造成较大的影响。同时,缺乏标准化的流程也是问题之一。
 
更重要的是,可能没有回收价值。曾有公司对从动力电池中回收锂做了估算,其成本约是从卤水中提取锂的5倍之多。电池成本越低,可回收的价值就越差。经济账算不过来,很难让人有做好这件事的动力。但是如果任由电池内的废弃物任意排放,比如镍和钴,都会对人体产生极大影响。
 
进一步讲,任何电池,如果不能形成从生产到回收形成闭环,那很难用“可再生”三个字来形容它。在追求电动化的今天,作为主角的锂离子电池,可能存在着严重的成本失真。当电池回收处置这件事不得不做的时候,本着“谁生产谁负责”的原则,锂电池的成本可能进一步上升。起码可以判断,锂电池的成本不会持续降低,当我们也可以从“全周期”的角度去认识新能源汽车的时候,也许会开始重视那些潜在的成本和收益。
 
当前情况下,燃料电池并未形成产业化规模,技术路线尚未定型。在此时时常被牵出来和锂电池作比较,实在不太公平。让汽车走遍千家万户的,并非是发动机的发明者,也不是第一辆汽车的制造者,而是福特的生产线。因此在技术成形之初,对技术成与不成的任何笃信,都显得有几分狂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