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制热线: 400-678-3556

宝鄂百科

锂离子电池中的一个关键材料是隔膜吗?

来源:宝鄂实业    2019-05-10 09:36    点击量:
那么,隔膜变薄是生产设计失误还是另有隐情?
 
陈立桅推测,这可能是手机厂商为了提升电池的体积能量密度、延长手机电池续航能力,而采用了更薄的隔膜材料,但是由于对隔膜材料质量控制不严或者工艺缺陷,导致隔膜局部变薄,不能有效隔离正极与负极,从而造成了电池的安全问题。
 
陈立桅表示,手机厂商非常关注电池的体积能量密度。“几乎所有厂商都在追求在有限的体积内装进更多的电能,以延长续航能力。”
 
但是,业内共识,电池能量密度的提升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陈立桅向记者解释:“储能行业和电子行业的发展规律有很大不同:后者是广为人知的摩尔定律,集成电路芯片中可容纳晶体管数目成指数增长,大约每18个月就能提高一倍;而电池性能的提升过程是台阶形的,在现有电池材料基础上,能量密度每年能有2%—3%的提升已经相当不错。” 因此,电子产品的性能提升与电池的能量密度提升之间存在一个剪刀差,并且随着时间不断扩大。
 
陈立桅坦言,目前手机电池的能量密度已经逼近“极限”,厂商为了能在更小的体积内提供更多的能量,只能想方设法挤压辅助材料所占的空间,给电池“瘦身”。
 
可是,“瘦身”与“安全”在手机锂电池上却难以兼得。
 
“同样一块电池,如果隔离膜变薄,减少了这部分的体积,就能多装一点点正极和负极材料,可以提升电池能量密度和手机的续航时间。但是,越薄的隔膜对工艺的要求越严格,稍微的质量瑕疵或电池工艺失误都有可能造成隔膜缺陷,进而导致电池的短路。”陈立桅道出了其中的风险。
 
最后陈立桅呼吁,电池是一种含能器件,其安全性永远是首位的,因此在追求更高能量密度电池的同时,切不可忽略电池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