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制热线: 400-678-3556

宝鄂百科

锂电池的特性及保养方法有哪些?

来源:宝鄂实业    2019-05-12 10:48    点击量:
1、锂电池电压高,重量轻。一个单体电池平均电压就能达到3.7V或者3.2V.相对等于2-4个镍氢电池或镍隔电池的串联电压。如果客户要求使用电池的电压过关,那么选用锂电池也容易方便组成锂电池组,方便快捷把锂电池电压提升。
 
2、锂电池的能量和密度针对其它电池也很高。锂电池具有高储能量密度,目前常用的锂电池密度可达到450-620Wh/kg,是铅酸蓄电池的5-7倍。如果人们选用蓄电池还会考虑到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那就是污染。
 
3、针对电池重量来对比。一只锂电池的重量约为铅酸蓄电池的5-6倍。虽然锂电池的重量和聚合物锂电池的重量差不了多少。但是看容量与寿命,人们都是会选择锂电池的。
 
4、锂电池的使用时间寿命很长,一只锂电池使用寿命如果不发生意外的情况下可以使用6年以上,长达9年。正常的使用次数在1000次以上。如果不发生意外使用次数可以达到1500次以上。
 
5、自放电低,且无记忆效应。生产锂电池中往锂电池身上加保护板能使锂电池有一个过充过放的效果。锂电池自身具备高功率承受力,电动汽车选用的锂电池可以达到15-30C充放电的高效应能力,以便汽车上的高强度启动加速。
这其实都是锂电池的锅,正好差评君看到了一篇写的很好的文章,是关于锂电池的,分享给大家看看~
 
美国科技博客 BoyGeniusReport 的一篇文章今天凌晨晒出,一部苹果新 iPhone7 似乎也发生了爆炸。,他的黑色 iPhone7 破损严重,屏幕开裂,边框有明显烧焦的痕迹。
 
苹果的股价周四开盘应声下跌。
 
此前,三星 Note 7 手机在全球已造成近 40 起爆炸事故。就在 9 月 26 日下午,又一部国行的 Note 7 发生爆炸,这是在中国 Note 7 的第四起爆炸事故了。
 
 
 
美国佛罗里达州用户那桑·多纳切(Nathan Dornacher)使用的三星 Note 7 爆炸,他之前在车内给 Note7充电。车的方向盘、仪表盘等已经面目全非。
 
2016 年 9 月 2 日下午,三星电子在韩国召开新闻发布会,移动部门总裁高东真对三星 Note 7 电池爆炸事件进行了公开道歉,宣布因电池缺陷问题,三星将停售 Note 7 手机,并召回 250 万部Note 7。
 
三星公司可能就此 “连续爆炸门” 损失近50 亿美金——作为贡献韩国 GDP 超过五分之一的三星,这一次可真是惊动了国本。
 
六天之后,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发表声明,强烈建议乘客 “在飞机内关闭 Note7 电源,不要使用或进行充电”。接着,美国消费品安全委员会(CPSC)又正式呼吁 “请消费者停止使用 Note 7 并关闭电源”。 多米诺骨牌效应开始,多国航空部门连续发出警示,提醒乘客停止使用 Note 7,这里面也包括中国民航。
 
 
 
网民把 Note 7 装扮成 “恐怖分子”,说 Note7 才是 “真正的炸弹”。
 
据三星自己说,Note 7 是手机锂离子电池的电池芯出了问题。因为制造工艺失误,电池的阴极和阳极相接触,导致电池芯过热从而引发爆炸。
 
爆炸一次不可怕,连续爆炸才可怕。这不由得让人想起同样由于电池、连续起火的特斯拉。
 
2015 年年末,特斯拉还忙着统计去年全球交付总量达到 50,580 辆的傲人成绩的时候, 1 月 1 日挪威一辆 Model S 充电时突然起火——所幸车内无人。
 
由于特斯拉使用的动力电池是三元锂电池,而三元锂电池燃烧时不能直接用水或者二氧化碳扑灭,专用的铜粉水造价太高又不常见,所以当时的挪威消防队员只能用泡沫控制周边火势,直到这辆 Model S 完全烧毁。
 
 
 
传统锂电池的安全性始终是一柄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在人们的心头。为什么锂电池容易爆炸?我们先看一下锂电池的解剖图:
 
 
 
普通的锂离子电池由正极、负极、电解质、隔膜组成。锂离子在正负极之间来回“奔跑”,完成充放电的过程。有了电解质,锂离子才能 “奔跑”。正负极之间用陶瓷或者其他聚合物制成的隔膜隔开,电池的正负极因此避免了直接接触。
 
安全隐患就在这个隔膜上。一旦高压、过热,隔膜很容易被穿破,导致正负极接触,造成内部短路。据《科技日报》报道,三星为了提升电池的能量密度、延长续航能力,采用了更薄的隔膜材料,所以才会事故频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