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方法可以提高锂电池的循环寿命?
来源:宝鄂实业
2019-05-16 11:28
点击量:次
一个充电周期意味着电池的所有电量由满用到空,再由空充到满的过程,这并不等同于充一次电。比如说,一块锂电在第一天只用了一半的电量,然后又为它充电慢电。如果第二天还如此,即用一半就充,总共两次充电下来,这只能算作一个充电周期,而不是两个。因此,通常可能要经过好几次充电才完成一个周期。每完成一个充电周期,电池容量就会减少一点。不过,这个电量较少幅度非常小,高品质的电池充过多次周期后,仍然会保留原始容量的80%,很多锂电供电产品在经过两三年后仍然照常使用。当然,锂电寿命到了最终后仍是需要更换的。而所谓500次,是指厂商在恒定的放电深度实现了625次左右的可充次数,达到了500个充电周期。由于实际生活的各种影响,特别是充电时的放电深度不是恒定的,所以“500个充电周期”只能作为参考电池寿命。第一,锂离子在工作发生电解的时候,电解液所含的物质主要是酯类溶剂,它的反应活性比较高,很容易被分解,所以用在锂电池中稳定性较差;但是另外一种物质醚类溶剂,它的稳定性相对较好,同时还能抑制金属锂枝晶的生长。所以我们可以看出锂电池中的酯类溶剂在反应的时候,会产生更多的副作用,使得电池的循环次数大大降低,寿命也会因此也减少。
第二,我们知道金属锂的性能非常的活泼,还原性也较强,它在沉积的过程中存在的一种致密度就显得非常重要,这种物质可以很好的减少金属锂与电解液的一些接触面积,同时也能够避开一些副作用的发生,从而促进循环寿命的增长。
另外,如果要使得金属锂电池有更强的稳定性,以及循环寿命得到更好的增长,还可以改善电解液内物质的构成比例,稳定性能较强的物质比例可以有所上浮,从而改善电池的密度等性能。
但是我们现在绝大多数的数码产品,不管是手机照相机,甚至是充电宝,大家一般都是采用的锂电池,锂电池,它是没有什么记忆效应的,正确充电的方法就是即用即充,不用去刻意的放电或者充满,那还有人就要问了,我的手机刚买下的时候,电池特别的耐用,我也是即用即充的,为什么用着用着电池就不耐了呢?这个我们就要说一说,到底是哪些原因会影响到锂电池的使用寿命了呢?
第一个就是充电的电流过大,比如你原厂配备的充电器是5V1A的,你觉得充电慢,非得用5v2a的来充,虽然感觉是快了那么一点,但是同时会对电池造成了一些影响,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说,就好比你正常吃一顿饭需要20分钟,但是你非得让自己在五分钟之内吃完是吃的快了,但是你的胃就会很不舒服。第二个就是过度充电,或者长时间不充电,虽然现在的手机都有涓流充电的功能,但是小编还是建议避免这样的情况发生,这个应该会比较好理解一些吧,比如你一次只能吃二两的饭,但是吃完了之后还是想让你继续吃,这个时候你可以慢点儿吃,但是你还是必须要吃这样胃也会很不舒服。长时间不充电就更能理解了你,想想饿你两顿还好说,如果让你长时间不吃饭,肯定也挺不住。
第三个就是在高温或者低温的环境下使用,其实锂电池的常规工作温度是零下20℃到60℃,但是温度过高或者过低都会造成性能下降,所以尽量要在零到40℃的环境下使用,一旦低于零下20度或者高于60℃,将会对电池的寿命造成一个不可逆的伤害,不要觉得60℃很高,不是很容易达到这个温度,但是其实你想想长时间的进行大型的游戏,长时间的开启摄像头录制视频等等这种情况都有可能达到这个温度。目前商业化的锂电池,无论三元,磷酸铁锂,锰酸锂等各种正极材料,配备的负极基本都是石墨材质。石墨负极与电解质不能稳定相容,在接触之初,会形成一层固态钝化膜solid electrolyte interface,即SEI膜,这层薄膜将电解液与石墨隔离开来,同时,薄膜上的空隙又允许锂离子的进出。同时,相对于电子导电,它又是绝缘体,不允许电子通过。可以说这样的性质非常理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