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池系统的供应模式需要与当前的模式有相似性吗?
来源:宝鄂实业
2019-05-16 14:23
点击量:次
从低速电动车的系统结构看,各个部件形成稳定和相对简单的架构是非常重要的,如图1所示,如果沿着以下的架构:
低速车核心的供应商已经把整个系统做好了样板和成本控制,然后留给厂家进行组装和搭建
如果依照现有的体系,锂电池系统的组装和布置也要相对简单,对厂家来说更多的还是按照可以布置的位置把电池布进去,可利用的位置无非以下三个:
1.前舱:前舱布置动力电池对发生单车碰撞和与其他车辆碰撞时产生的对电池结构性滥用(结构侵入和损失、挤压和针刺等情况)要加倍注意;
2.座椅下:座椅下布置动力电池对电池起火后往上蔓延有更为苛刻的阻燃和时滞要求;
3.后舱布置动力电池。
低速电动车能够快速发展与整个系统比较简单以及现成的核心零件体系有着直接的关系,可以看到在控制和特性方面,部件商的方案占主导地位。从最恶劣的情况看问题,依据公安部印发的《新能源汽车灭火救援规程》,由于锂电池的一些特点,导致道路消防和救援也出现了新的特点。
如果低速电动车根据要求一下子切入锂电池的系统,我们就要考虑以下的一些问题:
1、与现有的新能源汽车相比,事故发生的频率是否会增大?这个比较主要基于几点对比:低速电动汽本身的数量基数、严格的成本约束以及新导入的时间问题;
2、现有的市场需求、整个合规过程所需时间、以及后续起量的时间较短是否会加大风险?新能源汽车在发展过程中发生了很多事故,车企是在事故试错和问题改进中成熟起来的,本身也有相对较长的时间去实施开发和系统安全验证。
3、低速电动车的市场具有私人市场分散性的特点,如果前面两项做不到位,则可能引发低速电动车自燃后的二次事故,殃及房屋或其他停放车辆。
这里就牵涉到为什么要用锂电,可以预期,新能源汽车性能和工况方面的要求会进行降级和减配,但新能源汽车安全国家标准的制定,将会纳入低速电动车安全性的核心要求,可能里面每项内容会有调整,多个项目可能会有变动或者取舍,这是大势所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