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锂电设备和锂电池制造深度报告
我们认为新能源汽车行业将逐渐由政策驱动转变为需求驱动。首先,伴随更多厂商加入新能源大军,市场竞争加剧将导致整车厂下调销售价格;其次,厂家通过扩产实现规模效应以降低成本。根据UBS的预测,中国将在2023年实现电动车与燃油车在EBIT层面的盈亏平衡,若考虑我国对新能源汽车的高额补贴,则这一时间点有望提前到来。多重因素影响下,新能源汽车价格将持续下降,需求驱动将成为行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
我们认为锂电行业有效产能依然不足,未来行业集中度将持续上升,强者恒强的趋势不可逆转。从供给角度看,2016年主要动力锂电池厂商合计产能为69.35Gwh,到2020年将有望升至360.55Gwh,期间增速高达51%。假设前五家(松下、三星、LG、比亚迪、CATL)龙头电池厂产能将按照50%的平均行业增速增长,则2020年前五大公司的产能供给有望达180Gwh。从需求角度看,2020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有望达到373.4万辆,需要配置的有效产能至少为324Gwh。在锂电厂商低端产能退出、集中度提升的背景下,我们假设前五家龙头电池厂出货量将在2020年上升到行业的70%,届时其产能至少需要达到226.84Gwh,有效产能依然不足。值得注意的是,车企和锂电企业已逐步形成联盟关系,未来锂电企业和整车企业的绑定将进一步发展和强化,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
未来几年锂电企业的产能扩张与生产线改造将对锂电生产设备和自动化生产线形成持续的需求。根据我们的测算,2017-2020年,全球动力锂电设备投资总规模分别达到503亿、754亿、1004亿和1361亿,CAGR为39%。按照生产工艺细分来看,2020年,搅拌涂布、辊压分切、卷绕、制片模切、检测、物流自动化和PACK对应的市场空间分别为340亿、68亿、272亿、136亿、272亿、136亿和136亿。
伴随国产电芯厂的崛起,国内企业立足于部分高端产品,带动整体设备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在涂布机、卷绕机、分切机等高端设备领域,逐步赶超国外巨头。据高工锂电预计,到2020年锂电设备的国产率将达到80%,国产设备替代空间巨大。
未来锂电池生产设备的发展规划包括国内和国外两个主线,全球来看,松下、LG化学、三星SDI、CATL、比亚迪等龙头(潜在)大规模扩产,以先导智能为代表的中国企业有望进一步与更多龙头厂商建立合作关系,实现全球供货;国内市场来看,锂电池设备非标准特征明显,客户粘性极强,电池龙头与生产装备龙头强强联合趋势愈发明显,未来锂电池设备行业龙头和电池企业龙头将齐头并进,欢迎关“注锂电联盟会长”公众号。
目前,先导智能、科恒股份、赢合科技等优质企业已抢先与优质电芯厂家达成合作,未来锂电装备行业有望进一步分化,一方面,客户资源不同导致不同装备厂商对应市场空间不同;另一方面,大客户与小客户的自下而上传导的资金压力不同,规模较小的新能源车企更依赖补贴,对设备企业的赊款问题更为严重,设备企业应收账款承压。
建议重点关注:(1)先导智能:国内锂电装备龙头,剑指全球市场;(2)科恒股份:收购浩能科技布局锂电设备,涂布机优势突出,新增订单充盈;(3)赢合科技:国内唯一整线设备供应商,客户资源有望不断升级;(4)星云股份:领先的锂电检测系统供应商,产品线向上游拓展;(5)金银河:主业向锂电设备扩展,在手订单充足,IPO募资扩产能,业绩增长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