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解锂电池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来源:宝鄂实业
2019-05-24 08:39
点击量:次
锂电池绝对不可解体、钻孔、穿刺、锯割、加压、加热,否则有可能造成严重后果。没有充电保护板的锂电池不可短路,不可供小孩玩耍。不能靠近易燃物品、化学物品。报废的 锂电池要妥善处理。 四、锂电池的充放电要求;
1、锂电池的充电:根据锂电池的结构特性,最高充电终止电压应为4.2V,不能过充,否则会因正极的锂离子拿走太多,而使电池报废。其充放电要求较高,可采用专用的恒流、恒压充电器进行充电。通常恒流充电至4.2V/节后转入恒压充电,当恒压充电电流降至100mA以内时,应停止充电。
充电电流(mA)=0.1~1.5倍电池容量(如1350mAh的电池,其充电电流可控制在135~2025mA之间)。常规充电电流可选择在0.5倍电池容量左右,充电时间约为2~3小时。
2、锂电池的放电:因锂电池的内部结构所致,放电时锂离子不能全部移向正极,必须保留一部分锂离子在负极,以保证在下次充电时锂离子能够畅通地嵌入通道。否则,电池寿命就相应缩短。为了保证石墨层中放电后留有部分锂离子,就要严格限制放电终止最低电压,也就是说锂电池不能过放电。放电终止电压通常为 3.0V/节,最低不能低于2.5V/节。电池放电时间长短与电池容量、放电电流大小有关。电池放电时间(小时)=电池容量/放电电流。锂电池放电电流 (mA)不应超过电池容量的3倍。(如1000mAH电池,则放电电流应严格控制在3A以内)否则会使电池损坏。
目前市场上所售锂电池组内部均封有配套的充放电保护板。只要控制好外部的充放电电流即可。
锂电池充电电路设计:
1. 涓流充电阶段。(在电池过渡放电,电压偏低的状态下)
3.0V以下。锂电池内部的介质会发生一些物理变化,致使充电特性变坏,容量降低等。在这个阶段,只能通过涓涓细流缓慢的对锂电池充电,是锂电 池内部的电介质慢慢的恢复到正常状态。
2. 恒流充电阶段。(电池从过放状态恢复到了正常状态)
IC外部的一个引脚外接一个电阻来决定。阻值大小则根据充电管理IC的datasheet上的公式来计算。
3.恒压充电阶段(已经充满85%以上,在慢慢的进行补充)
在锂电池的电容量达到了85%时候(约值),必须再 次进入慢充阶段。使电压慢慢上升。最终达到锂电池的最高电压4.2V。
BAT的引脚输出,这个BAT是连接到锂电池端的。同时这个引脚也 是锂电池电压检测引脚。锂电池充电管理IC通过检测这个引脚来判断电池的各个 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