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电池经过测量后发现彻底没电,除了回收就别无他用了吗?
来源:宝鄂实业
2019-05-31 16:46
点击量:次
为了鼓励民众节省电池用量,此次台北市环保局还推出了系列奖励活动:只要持5颗废干电池就可兑换1颗高电量(有七成以上电力)的干电池;持1颗废干电池可兑换1颗低电量但尚可使用(可用于小电器)的干电池;低收入户或中低收入户,还可以凭卡每月免费索取3颗高电量的干电池。此外,如果你手中的废干电池数量较多,也可以选择以15颗废电池来换一本旧书。
据了解,台湾从1998年开始推行垃圾强制分类回收制度,其中干电池属于资源垃圾,零电量干电池如果民众不想兑换,可以通过环保局清洁队或到电池贩卖业者的回收点进行回收。“被回收的电池也绝不是废物,而是用处多多。”负责干电池回收处理的台湾智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课长陈世昌说,他经常走街串巷以实物讲解的方式向民众普及有关知识。原来,回收后的废干电池,经由破碎、筛选、磁选、风选等处理程序后,可生成二氧化锰、铁、锌及塑料等再生物质,其中的铁大都当作炼钢原料使用,锰可以作为石油探采钻头原料,二氧化锰可制成废水处理药剂或纯化成锰作为炼钢原料,塑料则可以再制成许多塑料产品,产生更大的经济价值。
电池用处大,体量小,它在生活中使用频率很高,却也很容易被忽视。有的人用完将它随手一扔,就忘得一干二净;有的直接将它混入生活垃圾丢弃,于不经意中就步入污染环境的误区。采访“废电池剩余电力再利用计划”,记者着着实实上了一课,不仅学到了充分使用电池的方法,也真正了解到处理干电池绝非小事。这件关系到节能环保的大事,台湾环保部门办得用心,干得漂亮。
台湾的废干电池回收与1998年开始的垃圾强制回收制度同时推行,经过16年的教育推广与实践,如今岛内民众已养成将废电池集中起来单独存放,再归入资源垃圾进行回收的好习惯。岛内各县市售卖干电池的柜台上,往往设有专门的废电池回收箱,以方便民众放置废电池。据台北环保局统计,2013年台北市废干电池回收量约为367吨,废干电池有效回收,大大降低了环境污染的可能性。而推行“废电池剩余电力再利用计划”,是希望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减少废旧电池的回收量,同时减少回收处理的工作量及污染可能性。最终的回报是,先省了老百姓的荷包,接着省了回收处理的费用,同时也节省了能源,保护了环境。
为了达到这一系列“省”的目的,台北市环保部门介绍说,这十余年来他们是“无所不用其极”。检测剩余电量、奖励兑换,“逼”出电池的“剩余价值”只是当下的工作,接下来他们还将继续出新招,争取把“省电”做到极致。这种“无所不用其极”的节能劲头,值得为之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