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制热线: 400-678-3556

宝鄂百科

锂离子电池爆炸的新闻就是其不稳定性的体现之一吗?

来源:宝鄂实业    2019-08-06 08:17    点击量:
爆炸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
第一是负极容量不足,即负极结构中不能容纳多余的锂。这时,多余的锂就只能附着在负极表面形成“锂枝晶”,随着充放电的进行,“锂枝晶”不断长大最后刺破隔膜导致短路产生大量的热引发爆炸,高温也会使电解液分解产生大量气体,当外壳不能承受这些气体带来的压力时,也会发生爆炸或起火。
第二是水含量过高。金属锂化学性质活泼,与水剧烈反应生成氧化锂,氧化锂中的锂不能释放导致电芯容量减少,电芯过充产生气体,气压过高会导致爆炸。
第三是短路。若是由于电芯内部短路或保护线路老化失效,则会造成电芯大电流放电,产生大量的热,除了烧坏隔膜造成更大的短路,高温还会使电解液发生分解产生大量气体,引发安全隐患。若是外部短路一样会造成内部短路从而引发爆炸。
 
第四是过充。当锂离子过度放出无法嵌入到负极中,会造成“锂枝晶”引发爆炸。并且,过充可能导致电压升高,当电压高于4.5 V时,电解液发生分解进而引发爆炸。当然,一般合格电池都会安装过流保护电路,当电池达到满电状态时,过流保护电路会“侦测”到危险,自动切断充电回路,停止输入电流,能避免手机电池过充而发生危险。但当未安装过流保护线路或过流保护电路失效时,就会过充导致爆炸燃烧。
第五是暴力碰撞和外部挤压。当锂离子电池受到外部强作用力时,可能会发生形变造成短路从而引发爆炸起火,这也是为什么锂离子电池不能托运的原因。
锂电芯放电时也要有电压下限。当电芯电压低于2.4V时,部分材料会开始被破坏。又由于电池会自放电,放愈久电压会愈低,因此,放电时最好不要放到2.4V才停止。锂电池从3.0V放电到2.4V这段期间,所释放的能量只占电池容量的3%左右。因此,3.0V是一个理想的放电截止电压。 
 
充放电时,除了电压的限制,电流的限制也有其必要。电流过大时,锂离子来不及进入储存格,会聚集于材料表面。这些锂离子获得电子后,会在材料表面产生锂原子结晶,这与过充一样,会造成危险性。万一电池外壳破裂,就会爆炸。
 
因此,对锂离子电池的保护,至少要包含:充电电压上限、放电电压下限、及电流上限三项。一般锂电池组内,除了锂电池芯外,都会有一片保护板,这片保护板主要就是提供这三项保护。但是,保护板的这三项保护显然是不够的,全球锂电池爆炸事件还是频传。